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1日电 (黄明星 张智光)“终于告别了灰蒙蒙的世界,今天第一次清楚看到赵医生的模样,人美技术好!”近日,73岁的方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宜宾市筠连县人民医院,找到为其实施白内障手术的赵小英医生,拉着她的手亲切说道,并送来一面写着“光明天使,济世良医”的锦旗。

赵小英是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眼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2023年1月前往筠连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支援,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她不仅给当地的患者带去了爽朗的笑声,更帮助他们重获了久违的光明,方婆婆就是其中之一。
方婆婆看东西模糊不清的情况已经有10余年,多年前诊断出患有白内障,但当地眼科硬件设施和技术能力薄弱,加上老人不愿意到处奔波,手术一直迟迟未做,整天过着伸手不见五指的日子,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直到今年5月,同村老人在筠连县人民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效果很好,方婆婆询问得知主刀医生是郫都区对口支援医疗队的赵医生,于是慕名找到赵小英。

赵小英得知老人来意后,仔细为老人完成了眼科全面检查,诊断是白内障近过熟期,有诱发青光眼甚至失明的可能,需要尽快手术治疗。赵小英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成功为老人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进展得十分顺利。
同病相怜的还有53岁的于大妈,他双眼视力0.02,几乎失明,虽常年在外地治疗,但因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效果一直不好。今年4月底,于大妈在筠连县人民医院实施了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左眼视力恢复到0.8,这让老人非常高兴。6月底,赵小英为老人又实施了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老人双眼视力均恢复到了0.8以上。
“能看见了,都能看见了!”在揭开纱布重见光明的那一刻,于大妈拉着赵小英的双手激动说着。短短半年时间,赵小英与团队让近百名老人摆脱了白内障的困扰,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赵小英把对口支援工作当成了一项使命,她出发时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用自己的医术帮助当地百姓消除病痛。到达筠连县以后,赵小英很快发现当地百姓患白内障的比例很高,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当地医疗水平的限制,她看到很多老人都选择强忍着各种病痛和不便,甚至有人因为失明终年卧病在床,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这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了解当地眼科发展较为滞后的情况后,赵小英通过精准指导帮扶,让筠连县人民医院眼科逐步搭建起白内障手术平台,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不断规范手术流程,大力开展眼病科普宣传,慕名而来的眼病患者越来越多,赵小英门诊预约量从最初的几人增加到现在每天都超过40人,同时她指导的医生渐渐成长为科室里的骨干,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变造血。在赵小英副主任医师的帮扶和指导下,目前筠连县人民医院已有两名眼科医生能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眼科整体手术量大幅攀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