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五医院首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2023年08月15日 10:3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史丽君)近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首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顺利出院,实现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病诊疗技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0”的突破。

 近日,成都市五医院首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图为患者与医护团队合影。成都市五医院供图
近日,成都市五医院首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图为患者与医护团队合影。成都市五医院供图

  恶性淋巴瘤到底有多“恶”

  2023年1月,该患者因“右侧面部肿痛”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Ⅲ期)。

  目前,淋巴瘤在国内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要知道,淋巴遍布全身,器官包括脾脏、胸腺、扁桃体,有时还包括参与B-淋巴细胞生成的骨髓。而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相对较差,这对疾病的治疗带来巨大挑战。

  国内外指南建议除了采用含门冬酰胺酶方案、表观遗传药物及靶向治疗之外,化疗后桥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公认的疗效巩固方案,与单纯化疗或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表观遗传药物相比,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患者生存,提高其生活质量。

  患者经过6疗程化疗联合表观遗传药物或靶向药物后,经PET-CT评估达到代谢完全缓解。为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成都市五医院血液内科主任魏立决定为其实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由于患者在前期治疗过程中多次出现肝功能损伤,同时合并溶血性贫血、肺曲霉感染等并发症,科室组织了多次详细分析讨论,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了详细的移植计划,提前做好风险预防,以最大程度保障本次移植的顺利进行。

  小小造血干细胞,再生挑大梁

  听到“移植”两个字,大家可能会很紧张,想到的是肾移植、心脏移植等,需要进手术室开刀的。其实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不需要进手术室,不需要开刀的。

  7月20日,按照整体移植计划,该患者如期进入移植病房,给予全方位的无菌环境保护。在进行了全身病原体清扫、苯达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联合环磷酰胺预处理后,于7月26日回输预先冻存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8月5日其造血功能重建。这些干细胞就像装了导航一样,回到它们的“老家”——骨髓中,生根发芽持续造血,产生新的血细胞。

  在医护团队严密监测和精心治疗下,患者未发生感染、VOD等移植相关并发症,8月9日,经评估后顺利出院。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回输预先冻存的自体造血干细胞,使患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目前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低危组急性白血病等,进一步提高疾病的缓解深度,改善患者生存。

  该例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标志着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基本具备了血液系统肿瘤的全链条技术,填补了医院在血液移植治疗领域的空白,也为成都市西部片区的广大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目前后续多例移植病例已在有条不紊地移植计划中。(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