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6日电 (吴平华)15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在宜宾举行。

活动现场,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四川重要成果及典型案例,《宜宾三江新区推行“全域电动+过程降碳+多源消纳”铺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光伏助力高速公路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积极发展林业碳汇》等9个案例入选。随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省林草局分别发布了工业、生态环境、能源、林草等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成果,宜宾、巴中、成都、自贡市交流了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活动现场,西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包括生态产品交易、机制试点示范、生态产品认证、绿色金融服务等板块。平台将立足四川,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优质高效的交易平台服务,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宜宾市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向全社会发出《共建美丽四川共享绿色未来》的全国生态日四川宜宾倡议。倡议从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和美乡村、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弘扬生态文化、推进共建共享等八个方面进行明确,展现了四川、宜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加快推进美丽四川、美丽宜宾建设。

秉持低碳办会理念,本次活动产生的11.891吨温室气体排放量,还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点点”碳中和服务平台,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予以抵消,实现了会议碳中和。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四川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四川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推进美丽四川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巴山蜀水颜值、生态产品价值、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十三五”以来,四川全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2%,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到89.3%,203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断面占比达到99.5%、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以上,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切实管控。截至目前,四川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2.3%,长江、黄河、赤水河、嘉陵江等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已实现21个市(州)全覆盖。
此次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在宜宾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成就,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讲好了美丽四川故事。宜宾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宾将贯彻落实好本次全国生态日活动精神,以“地处长江上游、工作勇争一流”的政治担当和目标追求,切实推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建设,为促进四川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