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1日电 (屈超英)“税力量”相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创业路不“寂寞”。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遂宁市大英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积极落实扶残助残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税费服务,提供爱心帮扶,助力残疾人自主自立,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政策帮扶,残疾人敲开“创业门”
“小时候,我得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家里经济困难,没有及时医治,导致腿瘸了,曾经我对生活也绝望过,直到学会了修锁这门技能,后来我自己开了店……”年过而立的陈长斌娓娓道来。
早年间,陈长斌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十几年用修锁的手艺自立自足养活了一家人。2023年初,陈长斌萌生了开一家修锁店的想法,带着这个想法他四处打听咨询有没有相关的扶持政策。
陈长斌资金有限,又听身边人说开了店还要申报缴税等一系列麻烦事情,就有些打“退堂鼓”,税务干部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帮助协调办理营业执照,辅导纳税申报、耐心讲解系列税费减免政策。“我的疑虑打消,创业的信心更加坚定。”陈长斌说。
残疾人就业创业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历年来,大英税务部门高度重视相关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实落地,积极搭建“税惠之桥”,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应享尽享。
税企合力,残疾人就业“天地宽”
走进四川达盛源化纤有限公司生产一线,一群“特殊”职工正在埋头工作,脸上都洋溢着有活干、有钱赚的幸福笑容。
“我在公司工作十几年了,早已把公司当做家。感谢国家出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政策,也感谢公司对我们残疾人的‘不放弃’。”谈到这些年的经历,四川达盛源化纤有限公司员工曾秀英感慨万千,“读完高中后,因为患有眼疾,找工作处处碰壁,好在达盛源接纳了我,经过公司多年栽培,我现在已成为行家里手了!”
四川达盛源化纤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再生纤维生产、加工、销售、商品进出口贸易等领域,公司现有员工102人,其中,残疾特殊职工24人,主要从事生产线选料、装包、分拣等工作。
“税务部门一直非常关心企业发展,经常通过微信给我们推送各种税收优惠政策,2023年我们已经享受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89万余元,减免的资金用于员工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从业能力。”四川达盛源化纤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最初安置残疾人就业是企业践行社会担当的一个爱心举动,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也让企业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可谓双赢。
近年来,大英县税务局立足税收职能,聚焦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残疾人工资等政策,制作“助残税费政策明白卡”,定期向企业推送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红利账单”,切实发挥助残优惠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促进残疾人更好就业。
服务贴心,残疾人办税“无障碍”
在大英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一位腿脚不太方便的阿姨来到税务工作区,看着人来人往的办税服务厅,眼神透着一丝茫然。导税工作人员注意到了她,赶紧上前将她领到一旁的老弱病残孕服务专区坐下,端上一杯热茶,耐心热情地与她沟通。
原来,阿姨叫吴良香,帮一家公司打扫了清洁,结算费用时,公司让其去税务局代开一张劳务发票,领取劳务报酬,这让从未代开过发票的吴阿姨很是无奈。得知阿姨的需求后,工作人员立即带她去绿色通道,手把手地教她开票,同时为其讲解残疾人相关优惠政策。“你们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几分钟就帮我开好了发票,谢谢你呀闺女!”阿姨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办税缴费需求,大英县税务局积极打造无障碍办税缴费环境,在办税服务大厅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专人“一对一”辅导优先办理、延时办理等多项贴心服务。完善残疾人基础设施保障,在大厅设置爱心驿站,提供应急药品、老花镜、针线包、雨具等便民物资,配备母婴室、轮椅等爱心设施设备,营造暖心贴心的办税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政策宣传和涉税服务上加码加力,持续关注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创业困难,深化与残联、就业等部门合作,在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不折不扣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助力拓宽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渠道,托举起特殊群体的就业创业梦。”大英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