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4日电 (杨茂)“这个办法好,很人性化,我们看到短信就会及时开走,有时是真找不到停车位,停几分钟就被开一张罚单,现在好了,规划有临时停车位,短时间停车也会有短信提醒。”近日,在德阳市中江县凯江镇凯江南路附近,市民陈女士收到一条“提醒驶离车辆”的信息后夸赞道。
而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中江县开展的“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集中整治活动。
征集点子 充分吸收民意
“您好,我们这里是中江县作风办社情民意专班,给您打电话是想了解下您对中江县经济社会发展、为民办实事、营商环境、干部作风、公示公开等工作的意见建议,请问您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事项……”3月6日以来,中江县作风办社情民意专班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打着这样的电话,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开展电话问卷调查,了解民情、征集民意。
中江县从解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困难群众的具体实际问题入手,深入调研,通过“大梳理”“大走访”“大调查”“大征集”,认真收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问题,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确保征集事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中江县万福镇,一场场接地气的“书记坝坝会”正开得热火朝天。“今天这场坝坝会就是来和大家聊天,听听大家的心里话,帮助解决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看看有哪些是需要村上、镇上、县上来解决的,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提出来。”万福镇纪委书记赵迎春的开场白直奔主题。

“书记坝坝会”。 中江县纪委监委供图
同时,中江县纪委监委建立领导班子联镇驻村工作机制,由中江县纪委监委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9个联镇驻村工作小组,对全县30个乡镇522个村(社区)进行联镇驻村蹲点,全年深入走访联系乡镇、学校、卫生院等基层站所和村(社区),重点关注基层“一把手”、中层干部、“小五长”等重点群体,通过走访调研、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督促指导、参加重要会议等方式,听意见、找问题,提措施、解问题,促进“两个责任”贯通协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
为充分保证收集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中江县精心谋划、多措并举,通过收集整理县级部门近年工作中征集到的突出问题,梳理乡镇、村(社区)反馈同类项最多的问题事项,梳理“12345”市民热线、书记信箱、县长信箱反映的突出问题,梳理纪检监察系统近年来信访举报中涉及民生诉求类问题,最大范围收集群众最不满意的事。
定好调子 分类解决问题
“我们专班共拨出电话11830个,收集到一批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生产生活用水等)、小区管理、安全隐患排除、城区停车位划定、房地产办证等方面。”“我们会同中江县信访局对‘12345’市民热线、书记信箱、县长信箱有关民生诉求问题事项进行梳理,反馈问题主要包括商品房办证难、城市供水水压低、土坯房拆除补助和购房补贴兑现不到位等方面。”“各乡镇、村(社区)通过‘坝坝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共收集问题1400余件,主要集中在村社断头路联通问题多、城乡垃圾清运处置不及时、村社区三资公开不到位、‘村村响’设备老旧、损坏等方面。”在“2023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部门协调会上,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正在研讨商定收集到的群众不满意事项。
中江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从解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困难群众的具体实际问题入手,综合运用社情民意调查、深入调研等举措,梳理同类项最多的问题事项13个,列出了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项,并经中江县委常委会审定后,最终确定了全县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中江县“2023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清单》。
除此之外,还对30个乡镇“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进行梳理汇总,共收集252件;对522个村(社区)“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进行梳理汇总,共收集1050件。
“我们制定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集中整治的通知》,对事件实行清单式管理,每一项都确定牵头县领导和联络员、列出工作措施、明确完成时限。”中江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道,同时,根据四个100%(能马上解决的问题要100%解决,暂时不能解决但能够解决的要100%给出办结时限,确实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100%做好解释工作,办结的问题要100%向群众做好反馈)对内容进行分析研判,区别情况确定一类、二类、三类办理类别,确保及时高效解决好群众最不满意问题。
在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中,停车位少、停车难、交警执法缺乏温度的问题便是其中之一。针对此问题,中江县领导主动“挂帅”,县公安局等部门全力推进,充分利用城区未通车道路、闲置区域,合理规划临时停车位,增设“潮汐停车位”,对半年内首次违规停车的机动车辆实行“首违免处”,对非交通严管路段违规停车,短信通知车主驶离,十分钟内驶离不予处罚,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个困扰群众的问题。

交警发信息提醒车辆驶离。 中江县纪委监委供图
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解决“停车难”只是中江县委县政府推动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的一个缩影。中江县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针对2023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均制定整治方案,定期分析研判,查找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问题高效解决,并及时反馈、公开办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扎严笼子 倒逼整治实效
近日,在中江县兴隆镇五里坝村,一条900米的“断头路”新建项目全面开工。“这条路困扰我们很多年了,出行极其不便,如今终于开工建设了,大家都很激动。”村民林文明说道。
据了解,为解决好作为“2023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一的“断头路”联通问题,中江县计划打通“断头路”68.848公里,涉及全县21个乡镇、38个村,直接受益群众达2000余户,所有项目已在5月份全部开工建设,力争9月全面完工。

整治“断头路”。 中江县纪委监委供图
群众关心的问题涉及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中江县纪委监委始终坚定人民至上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坚持把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作为巩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力抓手,聚焦群众最不满意事项,围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主线,强力推动化解一批、协商落实一批、办成办好一批民生事项,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满意度。
目标任务已确定,关键在狠抓落实。中江县还制发了《关于2023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工作的督查方案》,建立三级督导机制,通过随机抽查、暗访检查、现场调查、群众走访、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工作推进情况、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全县民生事项“真落实”。
三级督导机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中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第一是县纪委监委会同县委目标办,每月对县级“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工作完成一轮全覆盖督查;第二是县纪委监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班督查督导组每季度对30个乡镇的“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工作完成一轮全覆盖督查;第三是四个片区纪检监察协作组每半年对522个村(社区)的“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工作完成一轮全覆盖督查,每月分别形成督查情况报告。
同时,每月对县级、镇级、村级“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情况形成《督查专报》进行全县通报,严督严考、动真碰硬,对工作敷衍塞责、责任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坚决通报曝光、逗硬考核、追责问责,督促将每一件“群众不满意的事”办成“群众最认可的事”。
在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方面,中江县将2023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集中整治情况纳入全年目标绩效考核,实行奖惩措施,对整治成效显著、群众反映好的予以加分奖励,对整治不力、未按规定事项完成等予以扣分,坚决逗硬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023年是中江县的‘学习提能年’和‘落实执行年’。”中江县纪委常务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郑宇表示,下一步,中江县纪委监委将聚焦“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切实保障群众切身权益,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