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8日电 (刘忠俊 李奥欣)9月8日,成都至重庆中线高铁(下称:“成渝中线”)青白江管片场内,随着最后一斗料的入模浇筑,蜀安隧道首块管片预制成功,标志着国内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管片预制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生产阶段,为盾构按期始发提供了重要保障。

蜀安隧道位于成渝中线铁路简州站至成都站区间,全长10380米。“采用‘盾构法+明挖法’施工,其中盾构段长9824米,是目前国内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中铁二院成渝中线隧道设计负责人齐春博士表示,全隧共4912环管片(14米管片2631环,13.5米管片2281环),单块管片最大自重14.1吨。

“管片生产采用智能钢筋加工生产线、智能管片流水生产线和智能管片养护系统等设备和系统,并纳入Smart-MES管片预制生产管理平台,对管片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管。”中铁十一局成渝中线1标项目常务副经理王明华称,为满足建设要求,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内先进智能化设备和管理平台,提升质量安全管理保障能力。

自进场以来,项目参建单位克服征地、邻近营业线和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等困难,加强与地方政府、相邻标段单位沟通交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顺利完成了蜀安隧道首块管片预制,为管片场投产奠定了基础。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起,向西经重庆市渝北区、沙坪坝区、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成都市,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