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4日电 (尼玛初)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关于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的公示》,壤塘县成功入围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据了解,根据《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在各省级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研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拟确定首批63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现予以公示。
从2010年提出“文化优先”战略以来,壤塘县十数年如一日,将现有的壤巴拉梵音古乐,川西藏族山歌,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壤巴拉藏戏、壤巴拉石刻、壤巴拉藏香、壤巴拉唐卡等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大的富矿,先后设立唐卡、藏香、藏陶等非遗传习所46个,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传习飞地基地22个,培养了大量文化技能稀缺性人才,壤塘县践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让非遗文化与动漫、瓷器、康养进行融合,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壤塘县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兴业、以文振兴的作用愈发凸显。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故宫藏品唐卡复制研发项目合同;梵音古乐、藏陶、唐卡、走出壤塘,面向世界,在成都、北京,上海等地声名鹊起;西博会金奖、国礼赠品……一次次的荣誉,一次次的辉煌无不为壤巴拉文化发展写下了生动的脚注。积极探索出了“文化+扶贫”“文化+旅游”“文化+振兴”“文化+社会治理”等模式,走出了一条文化发展新路径,实现了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地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