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6日电 (刘刚 童志其 杨杰允)近年来,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建设,挖掘培育一批业务水平精、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实用“匠人”,锻就乡村振兴重要支撑力量。
造“匠品”绘乡村振兴美。制定《2023年乡村工匠培育试点县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匠培育激励政策,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积极营造使用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进一步细化促进乡村工匠培育优先保障农业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举措,建立健全乡村工匠培养标准和技能评价体系,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技能评价、职业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乡村人才内在活力,让乡村技术人才有前途、有奔头;积极建立健全发现培养乡村人才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了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农业经理人、青年农民大学生、彝族刺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11类人才目录清单,对全县具有传承基础、市场需求、社会价值、发展前景的传统工艺和“非遗”传承人30余人,进行了登记造册。
育“匠人”锻乡村振兴力。依托县乡村各级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以及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产业园区、“9+3”职业学校、劳务培训机构,建立4个县级劳务合作社、13个乡级劳务合作社、95个村级劳务合作社,以培养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技能兴业的农村技能人才为重点,打造“匠人”综合培育平台,实现本土培育匠人109人;围绕农村“五匠”、彝族刺绣、乡村电焊工、茶艺制作、林果嫁接、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等项目,广泛开展乡村工匠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出优秀、先进“工匠”10人;立足东西协作、省直定点帮扶、市中区对口援彝作为重要支撑,为峨边挖掘培养本土“工匠”人才。
守“匠心”铸乡村振兴魂。通过政策扶持、乡情感召等措施,回引在外优秀乡村人才27名,让懂技术,懂专业的乡村人才加入振兴乡村的“大浪潮”;邀请乐山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对全县207名“乡村工匠”进行专业性培训和实践性的全程指导,引导沙坪镇林永财带领“工匠团队”成立峨边松林菌业有限公司,聘用150余名当地农民就地就业,加快培养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专业人才队伍,有力推动了彝区农民致富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