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双节”假期,成都大邑的浪漫与古典持续升温
2023年10月02日 21: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日电(黄进喜) 中秋国庆“双节”之际,成都大邑县作为天府旅游名县、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推出了音乐类、国风体验类、亲子类和美食类等文旅活动35个,为游客朋友们的小长假带来一场雪山小城的专属文旅盛宴。据统计,假期前三天,大邑已累计接待游客超2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90余万元。

“双节”假期,大邑文旅持续升温。
“双节”假期,大邑文旅持续升温。

  月圆之时,雪山脚下,水乡之中,品一曲曲悠扬的交响乐;红旗招展,举国同庆,穿着汉服,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下的大邑古镇街头走一走……

  雪山音乐季: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之巅赏月夜。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9月28日晚,由大邑县人民政府、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文旅集团主办的“‘窗含西岭千秋雪’——2023中秋交响音乐会”在大邑县西岭雪山温情演奏。浪漫的中秋交响音乐会为西岭雪山喜迎“双节”提前预热。

  国庆节当日,西岭雪山日月坪晴空万里。清晨六点半,景区迎来了第一批游客,大家情绪饱满、翘首期盼,共同迎接国庆当日雪山的第一缕阳光。刹那间,阳光在稀薄的云层遮掩下徐徐升起,当明艳的朝阳洒满大地,游客们激动地挥舞起手中的五星红旗,自发组织放声高歌,歌唱祖国。“云海日出有一种神圣的感觉,特别是在国庆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大家看到太阳升起时,不约而同地挥舞国旗、唱国歌,我们都很激动。”重庆游客张先生说道。

“双节”假期,大邑文旅持续升温。
“双节”假期,大邑文旅持续升温。

  双节期间,除了欣赏云海日出美景外,西岭雪山景区还为游客们准备了多场文旅活动。据悉,9月29日—10月6日,西岭雪山景区举办“2023西岭雪山•顶雪TOP SNOW山顶纳凉音乐节”。以山顶露营情境融入时尚音乐+潮玩山顶飞盘运动,以及美食+啤酒,为游客带来一系列趣味体验。此外,景区推出的“奇幻西岭雪山之旅:AR剧本游”,将引入增强现实等新媒体技术,为年轻游客带来更富沉浸感的游玩方式。

  后大运时代,从体育赛事到文化盛会和城市消费,成都已然形成自身独特的城市魅力,而双节假期的到来,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也成为假日生活新方式、新风尚。西岭雪山景区将相继推出赏明月、看日出等潮流打卡玩法,音乐节、游园会、AR剧本游等丰富活动,为游客带来一场大自然和艺术相结合的文旅新体验。

  古镇博物馆季:国庆安仁游,古镇上演“戏梦安仁奇妙夜”。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安仁古镇,拥有全国最大保存完好中西合璧的老公馆群落27座、现代博物馆场馆71座,被中国博物馆学会命名为中国唯一的“中国博物馆小镇”。

  “双节”期间,安仁古镇街头巷尾处处充满了中秋国风古韵之美和国庆华诞的欢乐氛围。9月29日,在这个由多座博物馆汇聚而成的古朴小镇上,“戏梦安仁奇妙夜”双节主题活动在安仁古镇如期开幕。9月30日,大型少儿情景歌舞剧《红色少年》全国第三次巡演第一站,在安仁坝子广场热烈上演。歌舞剧用舞蹈语言提炼建党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英雄形象、经典少儿歌曲和故事,有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潘冬子、勇敢机智的王二小等,以歌舞剧唱响了爱党爱国主旋律。

“双节”假期,大邑文旅持续升温。
“双节”假期,大邑文旅持续升温。

  在“戏梦安仁奇妙夜”活动现场,身着多彩服饰,头戴气球帽,身上挂满小礼物的小丑现身古街,和游客们激情互动;手作体验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金秋团圆之际,五湖四海的游客操着不同口音,合力完成着一块块手工月饼、手绘团扇,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夜幕降临,如点点星光的华灯为整个古镇营造出华丽而奇幻的氛围。袍哥楼旁的川西古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公馆酒会和假面舞会让古宅热闹非凡。游客们戴上面具,扮演神秘舞者,以舞会友,以歌结缘,在这个多座博物馆坐落的古镇中度过属于他们的“安仁奇妙夜”。

  这个假期,安仁古镇景区“烟火”气十足。假期后几日,景区内文旅大戏持续上演,“公馆里·安仁古镇生活节”、旗袍巡游、汉服古装巡游、街头音乐演绎、“我在庄园过大假”“艺起安邑活动”等,连续8天为游客们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古镇戏梦奇妙之旅。在安仁古镇,游客朋友们可以体验木作榫卯非遗,聆听街头音乐演绎,感受节日的浓浓氛围,在这座古朴与现代结合的魅力小镇中度过一个“节味十足”的小长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