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日电 (唐倩 张华洋)近日,新一批携带着文化记忆、独具特色的天府旅游名县脱颖而出,展现着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态、新亮点。截至目前,全省天府旅游名县数量已增至47个,在县域文旅经济和全域旅游深入发展中不断发挥着引领作用。9月27日,在202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雅安市名山区委书记余云峰介绍了名山区是如何摘得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以及下一步的新打算、新举措。

问题一:作为本次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之一,名山区是依托哪些特色资源禀赋突出重围的?
回答:名山因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而得名,因茶产业而闻名,生态宜游、风光旖旎、人文浸润,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
名山生态宜游。名山地处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生态阶梯,拥有54%的森林覆盖率和国家一级标准的空气质量,年降雨量两千多毫米,具有“华西雨屏”“雨雾濛沫”之天象。这里常年夜雨洗尘二百多天,四季空气洁净清新,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被誉为“绿色世界”“天然氧吧”“生态乐园”。
名山风光旖旎。名山茶园面积达39.2万亩,全区共有旅游资源1139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350个,五级旅游资源12个,建成3个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世界最美茶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诸多美誉。
名山人文浸润。两千多年岁月传承,名山形成了以茶祖文化、茶马文化、贡茶文化、禅茶文化、茶艺文化为内核的蒙顶山茶文化体系,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塑造“千秋蒙顶·中国名山”这张最鲜亮的文旅名片。
问题二:本次天府旅游名县评选竞争非常激烈,名山区在创建之路上采取了哪些质效并行的亮点措施?
回答:名山区坚持把文旅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先后投入20余亿元,全力补短板、扬优势、强支撑、塑品牌。
深化茶旅融合,文旅产业迎来新高潮。始终坚持“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旅游+茶”融合发展战略,推动茶产业与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跨界“联姻”,精心打造“旅游+”特色单体项目,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实施建圈强链工程,重点培育“宿在茶海”“玩在茶海”“学在茶海”三大业态,开创茶旅融合新局面。
突出创先争优,文旅品牌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工作导向,全力争创重大品牌,提升文旅品质,创成国省级文旅品牌80余个,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31个国家级荣誉,文旅品牌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攀升。
提升要素品质,文旅环境呈现新风貌。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优化提升旅游交通、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景色美、设施齐、秩序好、服务优的旅游环境。建成名山区旅游大数据中心,打造150公里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串联景区、茶园、湖泊等旅游资源,生动绘就了“一山一水一片叶,一域风光一城景”的全域旅游新画卷。
问题三:下一步名山区将如何叫响、做实、擦亮“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
回答:下一步,持续用力叫响、做实、擦亮“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全面发力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
一是坚持重点项目引领文旅产业提能升级,围绕“一山一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蒙顶山创建5A景区项目、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进度,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是全面打响“千秋蒙顶·中国名山”文旅品牌,推行“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盛会”,以创意新玩法、新方式提升知名度,推出一批特色体验项目,炒热带旺文旅市场。
三是推动“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做大增量的原则,突出特色街区、民宿露营、游乐演艺、研学体验“四业”主攻方向,大力开发和培育旅游新业态,不断推出新亮点和新热点,打造多元化产品体系,不断增强文旅吸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