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2023中国·罗江诗歌节暨大德如阳·调元川菜文化周活动即将启幕
2023年10月16日 16: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6日电 (熊姣 刘静)近段时间,漫步在德阳罗江的大街小巷,既能感受到舒婷诗中“这里的风吹过,都有诗歌的浓郁”的浪漫情怀,还能穿越时空与“川菜川剧之父”李调元隔空对话。

资料图片:中国·罗江诗歌节。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片:中国·罗江诗歌节。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10月19日至28日,2023中国·罗江诗歌节暨大德如阳·调元川菜文化周活动将在德阳罗江举行。

  这是一场诗与远方的文化盛会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而诗歌则是罗江的文化名片。早在晋代,就有书写罗江的四川民谣《古巴歌》,唐代诗人杜甫由秦入蜀过鹿头山时感怀写下了《鹿头山》,宋代诗人陆游在罗江写下《罗江驿翠望亭读宋景文公题壁诗》《鹿头山过庞士元墓》等诗篇。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李广田、著名诗人陈翔鹤、方敬等在此任教,著名诗人贺敬之曾在此求学。著名作家沙汀、著名诗人卞之琳等多次在罗江聚会,探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诗歌的发展。这些都展示了罗江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镌刻着历代诗人足迹的历史文化名城。

  自2006年以来,罗江已成功举办了8届“中国·罗江诗歌节”,分别以“诗意罗江·和谐罗江”“诗意新农村”“凤凰涅槃·幸福家园”“诗意古道·美丽罗江”“记住乡愁·美丽罗江”“四好乡村·诗意初心”“同庆华诞·幸福罗江”“仰望百年丰碑诗歌丰收大地”为主题,向全国人民展示了罗江思想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十几年来,“中国·罗江诗歌节”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为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有力的促进了罗江的文化发展和繁荣。

  据了解,本届诗歌节将以“诗润幸福家园,相约大美罗江”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将齐聚罗江,开展诗人采风、“诗歌进校园”公益讲座、诗歌创作交流会、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促进诗歌繁荣发展。

  这是一场传承与创新碰撞的美食盛宴

  作为出川入蜀第一关,罗江是两千年来中原文明和古蜀文明重要的交流融合之地,四川省第二批历史名人——李调元也出生于此。李调元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和全才型大学者。李调元撰写戏曲《雨村曲话》《雨村剧话》,整理刊行美食专著《醒园录》,醉心民俗活动著《弄谱》,对川剧剧种的形成、川菜文化体系建设作出杰出贡献,被人们誉为“川菜川剧之父”。

资料图片:美食品鉴会。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片:美食品鉴会。 罗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德阳市罗江区大力传承和弘扬调元文化,以《醒园录》为蓝本溯源创新,推出罗江鳜鱼、羊肚菌、糯米咸鹅蛋、倒罐菜等地方特色菜。目前,一批传统食品如罗江豆鸡、罗江青椒、天府花生等得到新的发展,一批餐饮名店如醒园食府、新庙农家乐、金面子、刘猪脚、大肉鲢鱼等声名远播,一批特色菜(宴)品如调元宴、三国宴、杨氏卤鹅、醒园风干鸡等享誉川西。此外,罗江还依托青花椒、优质蔬菜、贵妃枣、蜜柚等特色农产品,推进川菜食材基地建设,深化与川内知名餐饮(食材经销)企业食材产销对接,举办优质食材、特色美食展销活动,推动罗江优质食材全川行、全国行、出国门。

  据悉,本次活动将深入挖掘李调元“川菜之父”的文化名片,探究其深厚的餐饮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川菜创新菜品品鉴会、蜀道门厅调元故里“食装秀”、川菜食材展、川菜发展学术交流会、调元川菜大赛等系列活动,让传承与创新碰撞,推动川菜文化创新性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