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7日电(吴平华 王春艳 陈宏浩)据宜宾海关7日透露,今年1—10月,宜宾港水运临时开放口岸实现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1085标箱,同比增加46.4%,已超越2022年全年水平。

作为宜宾市货物运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宜宾水运口岸为纸浆、锂辉石、酿酒专用粮等大宗原材料和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口,以及汽车、纺织纱线、化工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最佳运输方式,有效弥补了宜宾与沿海城市在对外运输便捷度上的差距,也成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落户宜宾的重要考量。
为支持水运口岸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其开放通道的促进作用,宜宾海关切实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以通关效率提升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在3月完成今年成都关区首票“船边直提”进口货物和首票“抵港直装”出口货物监管,并结合“水水中转”“离港确认”等便捷通关模式,大幅降低外贸货物装卸成本。6月13日,宜宾首票“内河运费扣减”报关单顺利通关,上海到宜宾的国内运输费用得以从进口完税价格中扣除。“内河运费扣减”政策实施以来,目前已为8家企业扣减进口运费72.1万元。
“我们加强与重庆港海关的协作,在严格监管的同时高效办理转关和运输工具换装申请,通过电子化审批的方式减少企业等待时间和往返成本,每年为企业节约费用约10万元。”宜宾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陈冲说。
效率的提升,叠加成本的下降,进一步提升了港口综合竞争优势。宜宾海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宣传通关便利政策措施,根据内河港口实际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港口、进出口企业、报关公司协调,确保船边卸货、工厂装货、集卡到港、轮船进出港等物流信息同频共振,紧盯提前报关、进出口运抵、人工审单等通关环节,确保整个流程顺畅衔接,实现进口车不等货、即到即提,出口货不等船、即到即装,助力宜宾港打造成为长江上游24小时不夜港。
自3月24日起,进口锂辉石采用“一箱到底”方式在宜宾港通关,相比原来在沿海口岸清关后外贸箱转内贸箱运输回宜的通关模式,企业进口原材料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体物流时效节约5天左右,再借助宜宾综合保税区的进口保税功能,企业还能进一步释放流动资金。截至11月6日,宜宾港已进口锂矿96批次,共2万吨,有力保障了宜宾和周边锂电企业的原料需求,助力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宜宾港、宜宾综合保税区等开放通道、开放平台融合发展,促进已建成的宜宾港进港铁路与水运口岸有效衔接、互联互通,打造综合性海关监管场所,支持宜宾开行国际班列,助力宜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更好建设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宜宾海关副关长叶超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