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大邑县多措并举田长制落地见效
2023年12月26日 20: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6日电(黄进喜)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如何深入开展田长制工作,探索田长制下的耕地保护“新模式”,一直是摆在大邑县田长制办公室面前的头等大事。田长制在全省全面推行以来,大邑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将田长制作为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田长制在大邑县落地落实。2023年,省市首次启动田长制考核工作,大邑县获评优秀等次,在成都市所辖的23个区(市)县中排名并列第一。

大邑县多措并举田长制落地见效。大邑县委宣传部 供图
大邑县多措并举田长制落地见效。大邑县委宣传部 供图

  取经“林长制”,构建田长制“微网实格”责任体系。田长制是个新机制,如何构建打造是不少区(市)县碰到的实际问题。大邑县实有耕地面积32.67万亩,拥有147个涉农村(社区),是成都市典型的农业大县,而大邑县不仅农业资源发达,县内林业资源更为富集,林地面积107.43万亩,位列全成都市第1。

  “田长制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个新东西,在田长制之前,林长制已经在大邑县推行了两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于是我们主动向林长制学习先进经验,而且现在党建引领的微网格机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大邑县田长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分享了他们开展田长制工作的最初经验来源。

  大邑县严格对照“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田长制。目前,全县已设立田长283名、网格员377名,并组织镇(街道)、村(社区)层层签订2023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145份,组织农户、种粮专业合作社签订防止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承诺书10.3万份,让每一块耕地都有责任人。

  念好“宣传经”,助力田长制“上墙入耳”人人皆知。信息公开透明是政府和公众建立信任的重要手段。大邑县强化田长制信息公开,主动让群众知晓“什么是田长制?”,先后设立147个田长制公示牌、212个永久基本农田界桩,全面公示公开田长工作职责、工作电话、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耕地分布示意图等耕地保护信息。这不仅能让村民更加了解自家农田情况、从源头禁止乱占乱用行为,更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表现。

  同时,大邑县通过“村村响”、悬挂横幅标语、印发宣传资料、播放田长制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在各镇、村开展耕地保护和田长制宣传工作,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结合大邑县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如“稻香渔歌”“向阳花农场”等景点景观,通过观光学习、墙绘、节点标识牌等,寓教于乐,以“农旅+文旅”的创新方式发出“守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的倡议。

  政策“长牙齿”,打通田长制耕地巡护“最后一米”。今年10月,成都市出台《成都市耕地保护奖惩办法》,将耕地保护工作情况与资金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挂钩,进一步压实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大邑县认真研读最新政策,在成都市率先创新印发《大邑县耕地保护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规范全县耕地保护举报事项办理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耕地保护和田长制的工作中来。群众发现问题后,可以向各级田长反映,也可以直接拨打田长制办公室监督电话进行举报,将耕地保护的动作浓缩为一个电话。

  自今年7月,四川田长巡田应用软件(四川田长巡田APP)正式发布后,大邑县的田长和网格员们就能实时记录巡田情况,实现巡查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传统的巡田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大邑县规范巡田发现、上报、处置问题的全流程监管,制定“三单一函”等制度,每月书面通报各级田长巡田自主发现问题和上级下发违法图斑比对情况,视情况分类实行专项通报、约谈,并将田长制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截至目前,大邑全县各级田长、网格员累计巡田3万余次,大邑县继续将严抓巡田工作,加快实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