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资阳乐至:51.6万亩玉米开镰 奏响丰收序曲
2025年08月19日 21: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9日电(吴平华 张凤莉 姚阳)近日,资阳市乐至县51.6万亩玉米进入收获季节,田间地头,收割机穿梭作业,金黄的玉米颗粒归仓,生动展现着当地实施“集体经济+土地流转”模式带来的丰收喜悦。种植户们抢抓农时,在田间地头奏响了丰收的“金秋序曲”。

玉米收割现场。姚阳 摄

  中天镇大楼湾村的田野,正是这幅丰收画卷的生动一隅。近日,在大楼湾村玉米收割现场看到,收割机高效完成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作,玉米直接运往晾晒场。

  “我们村集体今年种植玉米150亩,预计亩产可达800斤。”大楼湾村党总支书记陈祖国为记者算起了收入账,三天的集中收割后,将为村集体带来12万元收入。

晾晒玉米。康汶艾 摄

  这片金黄带来的喜悦,其背后是大楼湾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强力引领。据了解,该联合社2021年成立,2022年流转整合220亩土地,主要种植玉米、榨菜、桃子等。

  “土地流转费每亩500元,常年吸纳近30位村民务工,高峰期达60人,日工资80元。玉米收完,10月马上种榨菜,实现‘一地多收’。”陈祖国说,“集体经济+土地流转”模式既盘活了村里闲散的土地资源,又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支付务工工资近8万元,有效拓宽了村民在家门口的增收渠道。

  从大楼湾村的“小窗口”,映射出乐至农业发展的“大图景”。同样的丰收热潮,正在全县上演。乐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51.6万亩,其中机械化收割面积预计达14万亩,较往年稳步提升,预计9月中旬全面完成收割。

  金黄的玉米颗粒归仓,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乐至县51.6万亩玉米的丰收画卷,是“集体经济+土地流转”模式赋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等结出的硕果。随着玉米归仓、榨菜下种,“一地多收”的轮作模式持续运转,乐至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正越夯越实,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