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泽让卓玛 杨秋韵)近日,壤塘县以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为突破口,投入480万元专项资金,采购5万余件应急救援物资。其中,3.3万件精准下沉至乡(镇)、村两级储备点,前置率达66%。通过物资保障“往前移”,构建起基层突发事件应对“拿得出、用得快、靠得住”的全链条闭环响应机制。

壤塘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柴冰介绍,为切实提升全县应急响应与救援效能,特别是夯实乡村两级的先期处置能力,壤塘县委、县政府专门投入这笔专项资金,采购了对讲机、手电筒、雨衣雨鞋、消防桶等应急救援物资,并且将半数以上的物资下沉至乡村两级储备点。
本次采购的物资清单兼具实用性与针对性:配备对讲机以破除基层应急通讯壁垒,确保指令传递“零滞后”;装备高亮手电筒为夜间救援拓展视野,保障处置行动“不断档”;二号扑火工具、消防水桶等物资适配乡村常见险情处置场景,雨衣雨靴则为一线救援人员筑牢“防护铠甲”——每类物资的选型均精准紧扣基层“先期处置”这一核心需求,力求在突发事件初发阶段发挥最大效能。
此前,部分偏远乡村因应急物资储备不足、跨区域调配耗时较长,常陷入“险情已至、物资未达”的困局。而此次物资下沉布局,等同于将应急“补给站”直接设到群众“家门口”:村级储备点实现“分钟级”取用,乡镇储备点保障“半小时内”到位,彻底打通了物资从“储备”到“抵达使用”的链条,从根本上压缩了响应时间。
接下来,壤塘县将通过“物资硬保障”,进一步夯实基层应急处置的“软实力”,切实将应急防线筑在群众身边,为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前置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