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5日电 (刘刚 郑瑶)近日,随着芦山、宝兴专场最后一阵掌声落下,持续两周的“德耀雅州·榜样力量”——2025年雅安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巡讲活动圆满收官。
本次巡讲兵分两路,深入雅安全市8个县(区)及四川农业大学,连续开展了9场主题鲜明、形式鲜活的巡回宣讲。活动累计吸引2300余名干部群众、师生代表现场参与,线上直播及后续展播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浸润雅州大地。
首发启程:情景剧演绎动人故事,榜样亮相点燃全场
10月14日,巡讲活动在雨城区首发启幕。现场座无虚席。情景剧《这个人—记全国道德模范陈怀炯的二三事》率先登场,演员通过生动表演,还原八旬老中医陈怀炯六十余年行医路上“无偿捐献祖传诊所”“坚守‘一元门诊’”“培育中医骨科骨干”等关键场景。细腻情节与真挚情感交织,不少观众举起手机,记录感人瞬间。
首发仪式还设置了巡讲团亮相环节。16位成员依次登台,涵盖全国及四川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和“四川好人”等,来自医疗、电力、教育、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随着“宝贝回家”志愿者唐晓琴、“诚信还债”榜样李锡明、“残疾人脱贫带头人”张艳、逆行守护群众的基层党员甘春林、身残志坚守信经营的乐阳军等人的故事被逐一介绍,台下掌声不断,不少观众提前翻开笔记本,期待聆听他们的亲身讲述。
启动仪式完成后,两条宣讲线路正式出发,一场覆盖雅安全域的道德传播之旅全面开启。
全域宣讲:县区高校精准定制,场场都有新共鸣
据介绍,巡讲团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受众特点,量身定制宣讲内容,确保每场活动“接地气、有温度、传得开”。
在天全县专场,四川省十佳金牌宣讲员张锐东带来《陈怀炯:永不熄灭的灯》,再现这位全国道德模范以“一元挂号费”服务百万患者的执着仁心;他还以《孙开栋:七旬翁逆洪而行赤子心映照山河》为题,生动诠释七旬老人勇抗洪灾的舍己为人精神。
天全县第一初级中学学生倪蓉琳听后感慨:“这种‘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坚守,在快节奏的今天尤为珍贵,陈爷爷让我明白,‘坚持’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在石棉县专场,石棉县委党校教师王兴蓉以《刘惠君:以家风之美铸时代之魂》为题,通过“三十年照顾患病家人”和“言传身教培育子女”等细节,勾勒出普通母亲刘惠君的温情形象。台下的学生们凝神倾听,认真记录,将动人故事与铿锵誓言写进笔记。
走进四川农业大学,巡讲团精准对接青年视角,将“道德榜样”与“青春担当”深度融合,讲述了扎根基层三十载的四川省道德模范张洪全、近三十年坚守诚信还清债务的李锡明等的真实故事,引发了学子们的强烈共鸣。
此外,各县区专场也各具特色:汉源专场中,汉源县委宣传部穆钰妙讲述了“四川好人”郭定秀自1968年起收养5名子女,以数十年辛劳诠释超越血缘的大爱;宝兴专场中,宣讲员深情讲述张文彬老人一生清贫却心系教育、捐资助学,让“无私奉献”有了最具体的模样。
成效显著:道德之光映照雅州,文明建设注入动能
据主办方统计,本次9场巡讲覆盖机关干部、医护人员、师生、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多类群体,线上互动热烈,形成了“线下践行、线上热议”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巡讲团分享的11个先进事迹,覆盖五大道德类型,生动呈现雅安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从“全国道德模范”到“感动雅安”人物,从“中国好人”到“雅安好人”,这些来自平凡岗位的榜样,用行动树立了“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此次巡讲不仅是‘讲故事’,更是让道德模范从‘典型’变为‘身边人’,让群众觉得‘榜样可学、善举可为’。”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深化“德润万家·美在雅安”道德品牌的重要举措,巡讲有效巩固了全市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为推进“德耀雅安”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雅安篇章注入了精神动能。
据悉,下一步,雅安市还将持续推进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工作室建设,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让道德之光持续闪耀雅州大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