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成都日报

今年成都科技工作这么干:全面运行天府实验室
2022年03月18日 09:59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曹惠君

  3月17日,成都市科技局召开2022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成都将坚持一手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手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赋能发展三大能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具体工作上,今年,成都将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强化西部(成都)科学城顶层设计;全面运行天府实验室,挂牌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在优势领域争取布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推动72个创新平台落地

  阳春三月,在位于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的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工地上,工人们正抓紧速度有序施工,研究中心将于2022年建设完工并正式入驻。以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为代表,西部(成都)科学城正在“拔节生长”。

  记者从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今年,将强化西部(成都)科学城顶层设计,依托成都科学城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探索建立创新转化协同机制。今年,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成都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并梳理形成219个建设项目清单,重点推动72个创新平台项目落地实施。

  在平台建设上,2022年,成都将全面运行天府实验室,挂牌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高水平实体化运行,制定出台天府实验室专项支持政策,试行天府实验室新机制;推动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重组试点,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在优势领域争取布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字号”平台布局,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新药创制基地、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实施“科技赋能大运行动”

  在50万米的高空中,以卫星视角观赏成都大运会,会带来怎样的炫酷体验?2月27日,大运号(星时代-17)卫星成功发射。瞄准“科技大运”,大运号卫星将以“航天+大运”助力体育创新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为一场精彩的大运会提供航天科技支撑。

  今年,成都将实施“科技赋能大运行动”,聚焦大运赛事需求,着力植入一批新技术、应用一批新产品、推广一批新成果,按照标准配置项目和重点推进项目组织实施,为成都大运会办赛、参赛、观赛提供科技支撑,体现城市治理水平,展现成都赛事名城风采。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今年成都将支撑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加强企业主体培育,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补链强链引聚创新资源。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深化校院地战略合作,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并试点科研项目揭榜制,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探索科研经费“包干+负面清单”制。

  此外,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强化成渝科技创新合作,打造成德眉资创新联合体,扩大国际科技合作。

  记者 宋妍妍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