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成都商报

成都重大项目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2022年09月21日 09:43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锚定全年目标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挥舞的塔吊、满载的工程车、轰鸣的机械……随着成都全市有序复工复产,成都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重新迎回热度和速度。把慢下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回来!

  从9月19日起,成都市发改委成立11个重大项目服务督导组,分赴23个区(市)县,现场查看、了解各地加强重大项目前期闭环建设、推进复工、加快开工准备情况,深入一线帮助项目方解决复工建设面临的用地、用工、资金、能源、物流等困难和问题。

  盯指标、督工期 确保快速饱和复工

  笔直的大道驶向稻田深处,两侧排列着金黄的稻谷和川西民居。天府农博园美丽乡村示范长廊一期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将在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时临时通车。道路尽头处,新津数字经济产业园核心示范区项目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地基施工,未来将与成都市首批TOD综合开发站点——地铁10号线新津站无缝接驳。

  “疫情期间有没有停工?”“闭环生产有没有什么好经验可以推广?”“现在项目施工的饱和度怎么样?”服务督导组带着问题来看项目,项目的进度是他们首要关心的因素。要从施工现场看深看透具体问题,服务督导组还带着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复工情况资料清单,包括施工进度横道图及产值计划表,复工以来及前一个月每日施工人员进场统计表,主要材料进场统计表及材料需求表等指标。前一天,已提前发放给项目方填写,这样,服务督导时就能针对性摸清项目复工实情。

  “我们主要从人员复岗率、材料总体保障率、机械设备使用率和能耗对比四个指标来看。”成都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市669个在建项目都有一本复工台账,各级部门可以根据人员、用电、用油等因素来跟进复工复产进度,跟踪问效。

  针对未开工项目,成都要求加力超常做实前期工作,压实开工时间,严格倒排工期,做到“后墙不倒”,推动一批新开工项目于9月、10月黄金施工期开工启动。

  摸问题、集经验

  帮助项目排忧解难

  “哪个点卡起了,需要哪级政府部门协调?都提出来,我们提请研究协调。”服务督导现场,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常说这句话。

  “还有部分人员涉及到跨市州通行,在外地暂时回不来。”金牌西部物联网智造基地的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为人员问题发愁。疫情期间,全工地700余工人和管理人员原地静止,等待复工,静态管理期间同时做好复工准备,以保障快速恢复状态,目前已经80%复工,预计本周末达到100%复工。

  要把问题带回去!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成都已建立健全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切实增强项目建设疫情防控、要素保障、用工组织、建材运输、行政审批和协调服务的工作质效。服务督导组在其中发挥着“探头”的作用,将问题梳理带回,并协调办理。

  “国内同类型、同体量的项目,我们的紧急程度是第一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建设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段时间项目短暂停工,9月15日立即启动封闭施工申请,16日就取得复工许可,目前工地现场有140多台车辆、200多名工人,正加班加点确保10月下旬完成土方工程,明年9月底竣工。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还贡献了一条经验。紧盯着“链主”企业,双流区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空客服务专班,临时指挥部就紧靠着项目建设方的板房。专班人员驻场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就联系了上下游、左右岸企业来储备项目,对于后续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抢占了先机。

  用好金融工具

  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和实物工作量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督导组里还有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成员。

  “整体情况显示防疫措施到位、复工复产迅速、建设进展有序。”四川华睿川协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靳天翔表示,今年成都接连经历高温和疫情的叠加,经受住了考验也面临着压力,市发改委以服务督促组的形式督促重大项目按进度进行、检查隐患,确保防疫不能麻痹、供应链不能断,给企业传递政府部门的关心。

  “目前看来施工单位干劲高、企业努力。”靳天翔表示,此次服务督促也是一次“摸底”,为后续促投资、稳住“基本盘”等措施做准备。他建议,项目方应完善“首席健康官”“防疫泡泡”等经验做法,确保安全有序恢复生产经营,做好秋汛的应汛准备,防患于未然。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项目储备,形成梯次接续的投资项目库,成都市正抢抓国家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的重要机遇,梳理一批符合国家政策的重大项目,及时对接争取。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实习生 张芷旖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