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郫都:闯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路子
2025年07月28日 18: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8日电 作为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郫都区不仅承载着望丛文化、川菜文化等深厚历史底蕴,更承载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文旅资源优势。7月25日,郫都区举行十五届十次全会。全会提出,要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进品牌、产业、场景、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创新,加快建设成都西部文创中心和生活中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郫都特色、彰显古蜀魅力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路子。

  擦亮四张文创名片 打造郫都文商旅体品牌

  正值暑假,绣里·蜀绣融合创新产业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研学团队。作为郫都区的一张名片,蜀绣通过非遗拉动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是蜀绣文化传承创新的标杆。

  “产业集聚+非遗传承+国际传播”的发展模式,让非遗从“高阁”走向大众,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提升。据悉,园区有专业绣工600余人,规模居全国之首,产出占全球蜀绣总量70%,年吸引研学游学团队8000人。

  这个暑期,焕新归来的望丛祠是不少游客市民纳凉避暑的好去处。改造提升后,望丛祠深入挖掘古蜀文化深厚底蕴,让这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蜀中第一祠”呈现出西蜀园林的独特韵味。

望丛祠是市民游客纳凉避暑的好去处。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加快打造郫都文商旅体品牌,郫都提出擦亮特色文旅名片,深度挖掘提炼古蜀、蜀绣等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严君平、扬雄等西蜀名人文化,提升成都影视城能级和知名度,推动成都科幻馆成为全球科幻地标,打造古蜀文化、影视、科幻、蜀绣“四张文创名片”。

  塑造四大生活品牌 打造城市旅居目的地

  暑假期间,成都科幻馆也迎来了一波预约热潮,不少网友称之为“高温遛娃宝藏去处”。科幻主题的内容展陈、VR沉浸式体验、世界科幻公园里的未来感,还有喜来登酒店的惬意消费。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郫都持续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旅游从单一观光到吃住行游购娱的一体化发展。这也是此次全会郫都提出的目标:打造城市旅居目的地。

  郫都提出,要提质建设以川菜小镇、太清美食街、卤味坊为代表的川派美食街区,提升佛罗伦萨小镇、蜀新天街等品质商圈消费吸引力,推动成都科幻馆从特色文化地标向复合型消费地标转型,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塑造食到郫都、住在郫都、漫游郫都、购物郫都“四大生活品牌”。

成都科幻馆。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构建多元融合场景业态 让需求在不同场景中叠加升级

  一座老旧厂房经过艺术改造,摇身一变,呈现出古风府邸、现代别墅、警局、医院、学校等场景……今年4月,成都影视城“拍在成都”实景片场正式开业投入运营。

  既是剧场,也是旅游目的地,在这里多元场景的融合打破了业态间的壁垒,消费需求在不同场景中自然流动、叠加升级。在深入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之下,郫都提出要高水平建设运营成都影视城,孵化创制精品力作,打造影旅融合特色场景,实现影视“热映”到城市“热游”。7月22日,在成都科幻馆举行的首届金芙蓉文学艺术奖颁奖仪式上,成都影视城入驻企业创作的电影《浴火之路》和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公诉》摘得重要奖项。

成都影视城“拍在成都”实景片场。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积极构建多元融合场景业态,郫都还提出擦亮川菜金字招牌,扛起川菜产业发展大旗,放大“郫县豆瓣”品牌优势,培育壮大“镇园之宝”“明日之星”企业,推出一批“好吃又好玩”的美食品鉴路线,让世界品味四川味道。

  培塑城市科幻名片,坚持“公益+商业”逻辑运营成都科幻馆,大力发展“科幻+科普”“科幻+文旅”新业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幻文旅目的地。

  释放非遗魅力,发展“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等业态,策划推出非遗体验游精品线路,跨界开发“郫都好礼”文创产品、国货潮品,推动非遗产品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进校园。

  发展体育赛事产业,积极申办和引进高能级品牌赛事,办好本土特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着力打造“15分钟全民健身圈”、清水河户外运动活力区。

  焕新乡村旅游活力 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

  7月27日,周末的东林村人流如织,游客此行的目的地是田野与林盘之间铺陈的艺术展。在这个艺术展上,展出了近40件艺术作品,它们出自中国与西班牙艺术家之手,在川西乡村构建起一个“思想交锋的磁场”,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文旅画卷。

  这场中西携手的艺术展为何选址东林村?“我们通过打破室内外边界,让艺术自然生长。”策展人袁瑜表示,正是东林村优越的生态本底、政策支持及深厚人文底蕴,让艺术在此自然生长。

  焕新乡村旅游活力,东林村用自身实践给出了答案。郫都区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乡村景区化水平走在前列。此次全会,郫都区提出,规划建设农业大公园旅游环线、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旅游风景廊道,深度开发德源大蒜、唐昌食药用菌等乡村文旅特色产品,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如何让乡村旅游更具郫都特色?郫都将连片塑造川西林盘、川派盆景、大田景观、精品花卉等特色乡村美景,有机串联文博场所、特色小镇、主题村落等景区景点,融合植入文化、艺术、康体、科创、商业等业态,创新营造“农事+研学”“酒肆+演艺”“林盘+直播”等场景,打造农事体验、田园康养、花卉展销、运动休闲、亲水乐水等精品线路。

  建成全国有显示度的文创中心、有美誉度的生活中心

  到2027年,郫都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成都西部文创中心和生活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亿元,文创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20亿元、125亿元,体育产业稳步发展。

  到2030年,郫都文化软实力、商业竞争力、旅游吸引力、体育影响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全国有显示度的文创中心、有美誉度的生活中心。

  这是全会,郫都定下的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总目标。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郫都正围绕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品质消费为导向,推动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郫都经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