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青神:创新“三位一体”机制打造城乡融合改革样板
2025年09月06日 18: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6日电 (刘忠俊 吴敏)近日,作为“三农”政策基层联系县、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青神县,聚焦城乡要素流动梗阻,首创“产权赋能+金融适配+服务协同”三位一体机制。通过农房盘活、活体确权、设施抵押等创新举措,累计撬动融资授信超10亿元,“沉睡资产”转化率提升40%,为全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青神经验”。

  “真没想到,我这老房子还能‘生’出50万元贷款。”青神县西龙镇生态农庄经营者商建国正忙着翻新农家乐,他的融资难题因“青衣农房贷”得以解决。据了解,青神县推出“青衣农房贷”后,已为217户农户授信5337万元,推动农房从“闲置资产”转变为“致富资本”。

  在集体资产激活方面,青神县在《农村土地经营权证》附记栏登记养殖设施信息,发放全省首笔畜禽设施抵押贷500万元;试点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贷款业务,已办理4笔、共计523万元。在活体资产确权领域,该县发放全省首笔个人活体奶牛抵押贷300万元,运用“AI点数+数字监管”技术完成动产融资登记,同步落地活体生猪抵押贷156万元,有效实现对活体资产的全周期追踪。

  “粮食再也不怕霉变了。”青神县某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吴丹看着新建的粮食烘干车间感慨道。在相关部门推动下,银行推出“惠农e贷·粮食烘干设施贷”,针对个体户、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的痛点,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额度,吴丹的贷款仅用2个工作日便到账。目前,该产品已为6个粮食烘干大户授信878万元,显著提升了当地粮食烘干处理能力。

  围绕不同产业需求,青神县定制多款专属金融产品。“青粮贷”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强村贷”已发放418万元支持村集体项目,惠及200余户经营主体。同时,青神县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授信评估体系,参保主体授信额度提升30%,累计增信2489万元;三大主粮、生猪保险已覆盖4110户农户,为农户构建起坚实的风险“安全网”。

  “当天申请,第二天钱就到账了,利率还更低。”高台镇柑橘一种植大户对“青衣农房贷”赞不绝口。此前,他因贷款门槛高、办理手续慢,难以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依托青神县信用体系,银行快速为其办理适配贷款,利率比市面平均水平低15%-20%。

  青神县构建“政府引导+银行主动+农户参与”的服务生态,实现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00%信用授信(单户授信50万元),评定信用户23549户,总授信额达18.83亿元;推行“极简审批”模式,“青衣农房贷”最快1日放款,“粮食烘干设施贷”审批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畜禽设施登记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核”,安排专人对接、即来即办。

  如今,青神县通过“产权赋能+金融适配+服务协同”改革,实现了从“资产沉睡”到“金融活水”、从“贷款无门”到“精准普惠”、从“手续繁杂”到“高效便捷”的转变。这一改革不仅破解了农村融资难题,更推动了产业升级、集体壮大、农民增收,为全国县域破除城乡二元壁垒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