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0日电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波袭来,邓波在成都都江堰市蒲阳河畔创业建设的食品工厂化为瓦砾。灾害发生后,全国四面八方的救援物资让他深切感到“被托举”的温度。
邓波是成都市工商联副主席、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就是一颗种子,它时刻提醒我们保持感恩,担当责任,用情用心去帮助更多人。”邓波感慨说,这颗“感恩”的种子,在随后的岁月里悄悄生根发芽。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城市数字化平台研发、投资、建设与场景运营最具代表性的“AI+大数据”应用领军企业。在硬核科技与人文公益之间,邓波把“AI+大数据”做成了传递温度的桥梁。
“科技企业应成为应急救灾的‘技术中枢’。”邓波表示,在事前预警阶段,科技企业能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构建灾害预测模型;在事中响应阶段,通过智能设备提升救援效率,如无人机配送、机器人搜救等;在事后重建阶段,科技企业可以用数字化工具助力灾区恢复。
接受采访时,邓波回忆道,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停运。为应对疫情,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紧急成立抗疫专项小组,48小时不眠不休,以最快速度开发出疫情防控实名登记软件,随后又定制研发出“智惠行助手健康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智惠行助手安防(防疫)追踪溯源系统”“元智管”工地建设防疫管理APP等,免费提供给全国地铁业主及有需要的社会组织、单位使用。
疫情期间,出于长期合作所积累的信任,哈尔滨地铁业主与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远程方式召开了技术方案会议。2020年3月,哈尔滨防控形势好转的第一时间,成都总部的技术团队立即飞往哈尔滨,但当时哈尔滨的酒店、餐馆等均未开门营业,项目组只能以泡面果腹,面临流浪街头的窘境。幸而地铁工作人员帮忙协调了员工宿舍,并送来食品和饮用水,解决了后顾之忧。“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项目组日夜奋战,仅仅用时11天,就完成了刷脸乘车的试点上线,创造出‘哈尔滨速度’。”邓波说。
“科技公益是为人服务的产品,使用者的感受永远是最直观的。”在邓波的带领下,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人的需求出发,坚持“需求本位”而非“技术本位”,让科技公益项目落地,真正为民众和社会解决问题。

在成都中和街道五根松社区为37位90岁以上高龄老人集体过生日时,邓波深刻感受到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对社会关心关注的强烈渴望。后来,邓波的感受变成了公司的产品研发,“我们在做智慧蓉城的标杆应用场景时,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成为了我们重点关注的场景。我们致力于用技术的手段,帮助弱势群体融入、适应数字时代,让AI和大数据更好地提供全龄友好服务。”
对科技企业参与公益,邓波建议,要立足核心技术,避免“输血式”捐赠,开发可持续的公益产品;搭建协同平台,联合产业链伙伴共建公益生态,降低单个企业的公益成本;推动数据开放,在保护隐私前提下,向公益组织共享非敏感数据资源,提升帮扶精准度。
邓波表示,“未来,智元汇将继续聚焦主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初心,从现实出发,从需求出发,用创新的思考和技术的手段,为城市运转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