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3日电 (刘刚 王虎)9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与雅安市农业和水务投资有限公司“院企共建”签约仪式暨雅安市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司农驿”专家服务站开业仪式,在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凤鸣乡举行。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产学融合,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当天,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与雅安市农业和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院企合作共建协议书》。据介绍,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雅安市农业和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首批农旅融合示范基地。该项目占地面积340亩,位于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地处雅安市“一核一环一芯”城市战略的“一芯”腹地。目前,基地已建成设施农业示范区、校企合作示范区、农耕体验示范区、粮油种植示范区、林下种植示范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农旅融合示范区等,配套建设有专家服务站,是集农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

据了解,“司农驿”专家服务站,是四川农业大学与雅安市农业和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共建的农业专家基层工作站。“司农驿”专家服务站的投入使用,为农业科技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农业科研、农技推广、涉农服务搭建了工作平台,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是雅安市农业和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加强院企合作共建,创新服务“三农”新模式的重要标志。

“将合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技术推广、专家咨询、产业示范和农耕文化建设等惠农助农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先进农业技术传播,力争为雅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增添强劲动力。”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中国农耕文化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丁春邦教授的“油茶”团队和农学院罗培高教授的“八月瓜”团队,是首批入驻“司农驿”专家服务站的专家服务团队,其中包括教授5名、博士16名。同时,四川农业大学中文系作为农林学院的非农专业,坚持“课程思政为引领,农林特色为亮点,能力提升为核心,就业出口为导向”的四大办学原则,在办学上始终立足学校的“农林特色”,成立了“中国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开设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国农耕文学与文献》等农林特色课程,大力推动学生开展“美丽乡村”文学采风、“阳光陪伴”乡村教育、“金色希望”助农服务等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此外,还帮助学生树立“助农、爱农、务农、兴农”的“新农人”理念,鼓励学生“扎根家乡、扎根基层、扎根农村”,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建设中去,做新时代的“新农人”。
据悉,下一步,四川农业大学将发挥“双一流”农业院校的智力优势和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三农”主题,研发优质科技,整合优质资源,输出优质人才,培育优质项目,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撑,打造样板标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