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江阳: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
2022年06月09日 09:4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9日电 (邹立杨 袁玉华 程洪)时下,走进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街道南苑社区新南苑小区,平整的道路、明亮的路灯、灵敏的智能门禁系统……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

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营造便民利民的幸福生活环境,近年来,江阳区围绕“打造‘最后一百米’微商圈,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为导向,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如今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环境整洁优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为“奋进全国百强、建设幸福江阳”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管并重,城市更靓丽了

  6月5日下午,雨过天晴,华阳街道康乐社区居民胡敏穿着一条白色裙子走出家门,“以前下雨后出门走路都要小心脚下,因为稍不注意踩中坏了的地砖就会溅你一身污水,现在街道几乎都变成了沥青路,走起很放心!”

  近年来,江阳区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起了城市标美路、地标建筑、特色商业街区和“城市会客厅”等,着力完善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配套停车场、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服务设施,高标准实施城市光亮工程扮靓城市夜景,城市变得越来越漂亮,获得四川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

  “我家就住在这个公园旁边,每天早上或者晚上只要不下雨,都会到这里来跳坝坝舞。”家住江阳公园附近的王大妈说,这个公园环境好、很安逸。江阳公园、忠山公园、百子图广场等20多个城市公园、休闲广场各具特色,为江阳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

  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全区481个(包含散居楼栋)老旧小区改造有的已完工,有的正在实施中。

  绿雕、花坛等遍布大街小巷、公路两旁、休闲广场……一道道靓丽风景随处可见。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

  江阳区在加快城乡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管理,特别是利用“天眼”工程对重点部位实行全天候监管,向“科学、严格、精细、长效”数字化城市管理迈出坚实步伐。

  在街面合理规划了停车位、摆摊点,着力解决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城市“痼疾”。

  及时拆除、粉饰城乡影响市容市貌形象的违章建筑、临街破旧墙体和建筑立面等,规范、撤换店铺、公路两旁、广场等地的店招店牌、公益广告……

  生态治理,环境更优美了

  6月4日,端午假日,自贡市富顺县长滩镇的骑游爱好者刘先生一大早就到沿沱江旅游道一边骑行,一边欣赏沿途美景。

  近年来,江阳区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长江、沱江水体联防联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动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构建区域绿色发展协调机制。

  江阳区全面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全面推动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持续严格查处河湖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河湖环境“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生态修复让全区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守护了长沱两江及辖区河流的碧水清波,实现了河道水清岸绿景美。1—5月,长江江阳段平均水质达Ⅱ类标准,沱江江阳段平均水质达Ⅲ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每天早上6点左右,垃圾收运员便会挨家挨户收运生活垃圾,实现生活垃圾不过夜。”通滩镇威武村村民汪和平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很是满意。江阳区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实现“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减少了长江、沱江、河湖沿岸农村生活垃圾对水的污染。

  江阳区积极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搭建智慧治理平台,实现人、地、事、物“四位管理”可视化、智能化。

  加强工业、扬尘、餐饮油烟、交通移动、烟花爆竹等污染源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使江阳更加优美宜居。

  办好实事,群众更幸福了

  “我们这里是江阳区最老的‘三无院落’之一,建于上世纪80年代,改造前一眼看去破破烂烂一大片。”已在南城街道上平社区廖家花园小区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文大爷指着的展板上拆改前后的对比图显示:散居楼院建成了小区,小区大门富有特色,违建已无踪影,坑洼的地面早已被青石替代……

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圈”。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自去年10月起,江阳区全面启动“民心守护”工程,全区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深入基层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现推动惠民政策应享尽享、群众诉求应办尽办、作风问题应治尽治、“民心守护”常态长效,涌现出一批暖民心、护民利、群众认可的民心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目前,已解决群众诉求9000余个。

  大力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投入公交车133台,开通线路54条,建成首末站6个,全国首创电动公交进农村,投入新能源车辆109台,农村公交开到群众家门口。

  全区418名退捕渔民在应参保人员全部纳入社保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宣讲+帮扶”“坐诊+巡诊”“线上+线下”“包保+检查”模式全部实现平稳安置、转产就业,彻底告别了“水上漂”生活,端稳了“新饭碗”。

  构建区域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实现突发事件水域、林域、路域“三位一体”应急联动处置。南城街道与市游泳协会、长航公安、江阳区海事处等共同组建了“涉水联盟”,通过加大巡逻劝导、安全教育提示等方式,有效预防了溺水事故的发生。

  下一步,江阳区将深入实施“民心守护”工程,积极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促进全区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