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乐山沙湾:“雁阵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04月14日 10: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4日电 (刘刚 王坪)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聚力聚焦破解乡村人才振兴瓶颈,加快构建多元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积极发挥“雁阵效应”,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强基赋能。

  强“头雁”。深化村干部专业化管理,精准培养年轻化、专业化村干部队伍,坚持“集中充电+日常蓄能”相结合,利用区委党校、基层党校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提能班、村干部主体培训班、后备村干部递进培养班等,确保村干部“一年一轮训”;开展“头雁提能”学历提升计划,按照“财政补贴、党费匹配、学校优惠、个人负担”的模式,整合各类资金共计40万元,补贴村组干部返校“回炉”提学历、增素能,实现村级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达100%。

  引“飞雁”。延伸乡贤人才联系触角,在北京、成都等地依托驻地办事处等平台,组织座谈会、论坛,打造常态化对接通道;发挥“沫若智库”品牌效应,定期邀请乡贤人才参加重大活动,通过视频连线致以节日问候,用乡音连接乡情,以乡情增进感情;“点对点”对接乡贤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出台人才特殊支持办法“1总则”和教育、卫生、企业人才支持“3细则”,配套“鼓励引导人才向乡土流动”“博士专家工作站支持办法”等“N”项政策,在政策、平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育“土雁”。将本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乐山市沙湾区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大力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按照“注重特色、发挥优势、灵活便捷、务实管用”原则,依托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蜀景园农业龙头企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打造区镇村“农村家庭能人”实训基地12个;联动区级相关部门,采取“分类办班、按需设课”的方式,开展经营管理、产品营销等农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2万余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