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8日电 (周钰)随着气温回升,广袤的土地逐渐苏醒,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全国种粮大户唐以全的家庭农场里春耕热潮涌动,近千亩地的麦子争相抽穗拔节。

唐以全种粮已有50多个年头,从最初承包210亩耕地和荒坡,发展到如今1800多亩的种粮规模。望着阡陌成片的小麦地,唐以全满是欣慰:“今年小麦产量应该有130多万斤,现在就等小麦收割之后,把玉米种进去,再把其余的田地里种满水稻。”
早在2011年,唐以全家庭农场粮食产量就达到平均亩产800余斤,粮食总产量80余万斤,唐以全本人作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受到国务院表彰。

像唐以全一样的粮食种植大户,游仙目前有350余户,政府通过社会化服务、产油大县、乡村振兴等项目,针对粮食规模生产的植保、机收、烘干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补助,目前粮食烘干率100%,农机化水平87.91%,
在游仙区忠兴镇木龙村,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我们要将零散的土地化整,解决农田地势高低不平、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的问题,同时修建田间道路,让大型农用机具能下地使用,切实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的高效集中连片。”游仙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孟照山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带来什么?“旱能灌、涝能排,还要能实现宜机化作业。”孟照山表示,以100亩土地来计算,在以前需要200多个人力,进行3天的时间才能完成播种工作。而高标准农田只需要3台播种一体机,由三四个人进行操作,在1天之内就能完成播种工作。
木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卢飞介绍,近期,木龙村正在对2500亩农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后全村高标准农田占全村农田的90%左右,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工作,预计11月能全面完成。
卢飞表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加持”下,木龙村将从一产出发,通过集中连片种植,以粮油为主,积极发展二、三产,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放眼游仙,春耕备耕工作“马不停蹄”——编制《游仙区“十四五”农业农村高质量规划》和《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游仙片区实施方案》,全方位保障粮食产业发展。同时,强化技术指导,加强对小春病虫的监测防控,召开全区春季生产技术培训会议,做好多元化备耕,开展春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等。
“我们将继续做好政策落实,积极宣传种粮大户补贴、稻谷补贴等惠民惠农政策和粮食政策性保险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孟照山表示,用好惠农政策,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其规模化发展,并探索开展土地大托管,将过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的粮油生产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粮油生产,持续增加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