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都民生实事工作完成情况出炉:9个轨道项目在建 千条“回家的路”铺展
时间:2022年01月11日 15:29来源:成都日报

本报制图 申娟子

  “‘断头路’打通了,出门再也不用绕一大圈了。”“小区新增设的电梯让我们老年人出门遛弯更容易。”“回家路上不仅景观更美,周边商铺也更多元了。”……对于城市的一系列变化,市民最有体会。

  持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推动“幸福成都”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是成都民生实事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记者从成都市政府网站获悉,2021年成都市民生实事工作目标全年实施情况正式发布。

  聚焦交通出行、市容环境、就业创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医疗养老、食药安全、文体惠民、住房保障、便民服务10个方面,让我们回顾2021年,看看民生实事工作完成得如何。

  看交通出行 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

  “以前这里就是坝坝,只能供行人通过,车辆是无法通行的,要想上一环得转几个圈。”家住世纪朝阳小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宏济新路距离一环路直线距离100米左右,以前想要上一环路很麻烦,开车需要绕行宏济上路至九眼桥桥头处才能上一环路。然而,这样的“绕行”,已成过去时。去年改建完工的宏济新路延伸100多米后连通一环路,彻底告别“断头路”。

  成都市住建局表示,全市持续开展市域“断头路”改造计划,着力打通因规划、用地、拆迁、交通组织、跨行政区域等原因形成的“断头路”。截至2021年11月,成都市已累计打通“断头路”30条,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不仅路通了,“轨道、公交、慢行”的高效衔接也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东西城市轴线东安新城段建成后,双桥子至龙泉驿区同安街道的快速公交K6线,已于2021年12月中旬开通试运行;地铁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及轨道交通资阳线等9个项目,均在推进土建施工,其中19号线二期已开始铺轨。

  此外,2021年已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农村客运车辆全部接入省乡村客运监管服务平台;成都市4246辆农村客运车辆信息已全部接入四川省乡村客运监管服务平台。

  看市容环境 新建改造提升社区运动角70个

  “建议在剩余空间的打造过程中,更多融入其他的成都代表性元素。”“剩余空间的打造主要是为了满足周边市民的休憩需求,要打造适合全年龄段的休闲空间才行。”上个月,不少市民代表在参与调研2021年市容环境类民生实事项目点位二环路永丰立交桥桥区公园时,与市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聊起了自己的关心关切。

  记者了解到,去年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已完成双桥子、永丰、营门口、刃具二环路4个立交桥区景观建设和公园城市场景营造,目标完成率100%。

  以绿意装点城市,街头巷末尽显蓉城浪漫。目前,成都已高质量建成公园城市示范街区35个、锦江公园子街巷95条,这些集中塑造具备公园城市特色的城市空间都已对外开放。

  放眼家门口,“15分钟健身圈”带来更便利。去年,成都市累计新建、改造提升社区运动角70个;依托现有社区(小区)广场绿地、公园绿道、街头转角、建筑物屋顶等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公共空间载体,打造供社区居民园艺观赏、自然教育、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的社区花园50个。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已新建“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1005条,依托公园绿道全年组织“公园城市荟”系列活动1100场,并举办“2021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季暨第四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周”“金角银边景观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和“点亮锦江”“年宵花节”“游绿道公园·品时令佳果”“花惠万家”等惠民活动。

  看教育助学 新增学位10.3万多个

  “从家到学校走路不到10分钟。”家住金牛区九里堤街道的市民陈羽的儿子按照户籍适龄儿童入学政策,顺利入读家门口的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根据儿子上了一学期后的反馈,陈羽很满意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听之前的那些家长说,为了娃娃上个好学校到处咨询到处跑,我们现在就近就能读到这么好的学校真幸福。”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面对老百姓对教育多样化、优质化的新期待,成都深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容”,把发力点转向“全域优质”“高位均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增加学位10.3万余个。

  同时,成都大力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专家每月到强校工程实验校开展学科视导,指导各校组建由校内骨干教师担任组长的学科备课组,省级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分配向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有力提升了68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据了解,成都目前已对公办中职学校成都籍学生及非成都籍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住宿费,对民办中职学校符合免费条件的学生给予住宿费补助;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及特困供养人员中的优秀非住宿学生给予助学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实现应助尽助,资助金额共527.74万元。

  看文体惠民 举办300余场“非遗在社区”活动

  把每一个基层文化设施和每一个文化广场变成一个宣传站、一个报名点、一个群众舞台。……“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不限年龄、职业、性别,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院校及广大群众均可报名参加。该活动在8小时外和双休日时段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全免费对群众开放。

  擦亮蓉城文化品牌,在歌舞声中、在群众期盼中,成都已举行“成都文化四季风”市级集中示范活动12场、区(市)县级示范活动183场。“乐动蓉城”月末惠民音乐会已完成《“红色记忆”民族管弦音乐会》等音乐厅驻场音乐会12场,完成康禧社区小型音乐会巡演等进社区、学校巡演20场。

  精神文化建设,带来娱乐与自信的“双丰收”。在300余场“非遗在社区”活动中,邀请传承人500余人,涉及非遗项目近300个,近15万人近距离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此外,各区(市)县还按照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原则对现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进行了“亲民化”改造,使4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更美更实用。

  便民惠民举措不断,带来更多“安居乐业”的归属感。记者获悉,去年,成都共有25个社区(村)法律之家、48个示范调解室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村)法律之家、法治文化设施已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实践活动,示范调解室累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768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本报记者 李菲菲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