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排放与碳抵消方面,成都大运会在场馆建造、交通出行、物资使用等方面产生的碳排放量达到37.46万吨。并且,通过多个企业和机构的努力,成功完成全过程碳排放的中和,达成赛事的“碳中和”目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出炉:大运会实现3.2万吨碳减排
时间:2023年12月26日 13:24来源:四川经济网

  12月22日,在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解读《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新闻通气会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这也标志着成都大运会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

  在绿色低碳实践的核心部分,成都大运会突破性地实现了多项“首次”,标志着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诞生。赛事期间,成都在多个方面展示了绿色低碳办赛的决心和能力。重点成果包括:

  低碳场馆建设。推进场馆新建和既有场馆改造,各场馆按照“非必要不设置”原则控制临时设施搭建,强化场馆低碳智能运行。所有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确保了赛后的可持续利用。

  清洁能源应用。赛事期间,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四川水电优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保障开闭幕式、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实现了100%的清洁能源供应。

  绿色交通推广。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并成功运用了50台本土制造的氢能源公交车保障赛事,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减少了赛事期间的交通碳排放,绿色出行比例高达70%。

  低碳运营管理。实施“赛事无废行动”,简化运动员公寓房间陈设,房间内除易耗品外,95%物资为租赁,实现可回收再利用。促进蔬菜类食材本地化供应,达到超过70%的比例。

  公众低碳参与。通过“碳惠天府”平台,以竞赛场馆、文化点位为重点,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低碳行为,累积参与人次达到134万。

  在碳排放与碳抵消方面,成都大运会在场馆建造、交通出行、物资使用等方面产生的碳排放量达到37.46万吨。通过新能源汽车使用、无纸化办公等措施,实现了3.2万吨的碳减排。并且,通过多个企业和机构的努力,成功完成全过程碳排放的中和,达成赛事的“碳中和”目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此外,赛事期间100%的清洁能源供应,展示了可再生能源在城市能源结构中的巨大潜力,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树立了环保意识的新标杆。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