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日报

四川首次“晒”农业援外“成绩单”
2021年05月17日 09:22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先后派出专家及技术人员800余人次,占全国总量近10%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成栋)自1967年至今,四川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800多人次参与对外援助,占全国派出总量近10%,是全国农业援外历史最长、派出专家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省份之一。5月15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省农业援外工作座谈会上,四川首次对外公布全省农业援外“成绩单”。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首次于1967年启动农业援外行动。当年,根据中央部署,四川选派人员前往索马里援建烟叶和水稻实验站项目。此后,四川农业援外经历了起步探索、初始发展、多元并举和创新发展四个阶段。从援助对象和领域来看,我省主要援助区域为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主要援助内容涉及园艺、畜牧、兽医、水产、农机、沼气、水利等20个专业。

  援助成效方面,50余年来,四川农业援外专家累计培训受援国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及农民近10万人次。四川专家组成功筛选出适合布隆迪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不仅创下非洲水稻高产纪录并成为首个获得非洲审定发布的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名四川农业援外专家获得受援国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受援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我省还依托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平台,助推7家川企抱团出海,探索出“专家探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建设首个四川海外实质性落地的农业园区——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

  目前,我省仍有4个专家组8名专家留守非洲。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创新农业援外模式,强化援外专家团队培训与建设,不断推动农业援外开创新局面。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