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巴中:省农科院助力南江翡翠米更“芯”换代
2025年08月28日 10: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8日电 (陈选斌)“这个组合株型适中、穗子大、米质优,同时耐高温、抗倒伏、抗稻瘟病能力突出。”27日,在四川巴中南江县长赤镇清泉村翡翠米专用优质稻新品种培育基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省农科院生核所”)副所长王平捧起稻穗,向观摩团介绍其特性。当日,以“科技赋能·稻香南江”为主题的2025年南江县长赤翡翠米专用优质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举行,来自科研院所、农业高校、政府部门及产业主体的近60人参会。

图为观摩会现场。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供图

  观摩团一行沿田埂走进长赤镇培育基地,俯身查看水稻生长情况,询问病虫害绿色防控细节;随后,在“翡翠米2号”示范田前,嘉宾们拍摄饱满稻穗、交流品种特性,现场研讨氛围热烈。在红光镇翡翠米专用优质稻示范种植基地,观摩团深入田间,细致查看翡翠米专用优质稻后备品种的机插秧长势,以及稻鸭共生、富硒高钙稻米生产技术的集成示范情况。王平介绍,在省农科院中试熟化项目的支持下,生核所与长赤翡翠米业紧密协作,共同打造了翡翠米专用优质稻品种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片,为品种后续大面积推广种植、落地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示范支撑。

  此次观摩会旨在直观呈现新品种在田间的实际生长表现与综合特性,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联动、资源整合,为翡翠米专用优质稻新品种加速落地生产应用铺路,同时助力其品牌价值提升与市场竞争力增强,为南江翡翠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图为观摩会现场。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供图

  长赤翡翠米因产于长赤镇而得名,也称“南江翡翠米”,是四川首批“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大米。南江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区域内日照充足、土壤富钾硒、森林覆盖率超60%,立体气候特征显著,为优质稻米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多年来,长赤翡翠米因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稻品种,制约了品牌的发展壮大。为进一步提升长赤翡翠米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当地联合省农科院生核所开展专用优质稻品种培育工作。2023年,生核所组建了由5名水稻专家组成的翡翠米新品种培育团队,以长赤镇清泉村为核心区域,建成50亩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基地。

  通过集中攻关,团队在新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抗病性、产量、口感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成功选育出“翡翠米1号”“翡翠米2号”等专用优质水稻新品种。其中“翡翠米1号”生育期适中、抗病能力强、外观米质优、适口性佳,老百姓种植亩产可达620公斤。同时,团队成功构建“种质资源创制—核心技术研发—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成果转化”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带动种植主体增产增收,探索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座谈会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丁明忠围绕翡翠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厘清需求与供给的适配关系,强化科研单位、主管部门与产业主体间的协同联动,形成发展合力;二是进一步加大生产示范力度,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质稻种植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建立配套的品种、栽培、加工系列技术规程,推动翡翠米种植、加工全产业链实现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保障产品品质稳定,筑牢品牌信誉度;四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精准化指导提升种植户专业技能,助力实现增产增收;五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创新宣传载体与传播方式,持续提升长赤翡翠米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图为座谈会现场。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供图

  王平表示,专家团队将持续推进翡翠米专用优质稻新材料创制工作,深化新组合测评维度,系统探索候选杂交组合的制种特性,同时与政府、企业、种植大户等深化合作,实施大面积生产示范项目,通过系列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为南江长赤翡翠米更“芯”换代筑牢技术根基,以科技赋能全力护航乡村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