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fw > 成都商报

省医院专家:负面情绪、工作压力为什么也会导致听力受损
2021年03月04日 09:19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董钏在为患者做检查

  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也是世界听力日。

  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喜欢在KTV里嗨歌,都是不少当代年轻人的日常。从临床接诊情况看来,此前高发于中老年人的突发性耳聋或听力受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就一定程度上与年轻人的不当用耳习惯有关。

  此外,熬夜,压力和负面情绪,都有可能导致年轻人听力受损。记者采访了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董钏,请她为我们解答,为什么情绪、压力也会导致听力受损?

  感应神经性耳聋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媒体报道,3月2日,世界听力日前夕,世界卫生组织在其首次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中说,2019年全球有16亿人遭受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增至约25亿,其中7亿人届时需要接受耳部和听力护理以及康复服务。而据中国第二次抽样调查数字统计,到2021年,中国听力残疾人数为2054万,约占残疾人总数的四分之一。

  董钏说,不同年龄段的听力受损,与不同的疾病相关。新生儿、儿童的听力受损,除先天性遗传因素外,还可能与感染、耳部疾病、使用耳毒性药物相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则与年龄因素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听力衰退是一个自然过程。但也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减少听力下降的程度。如果发生了老年性耳聋,可以借助助听器等人工听觉技术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中青年的听力受损,一种情况是“噪音性耳聋”,例如长时间、高分贝使用耳机,或在音乐音量超高的娱乐场所待的时间过长。董钏解释说,噪音性耳聋,是耳毛细胞在长期、持续的高音量刺激下产生疲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耳毛细胞是不能再生的。”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与年轻人不良生活习惯、社会压力过大相关。熬夜、负面情绪、过大压力,都可能导致感应神经性耳聋。董钏表示,尽管尚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但在近10年的临床接诊情况看来,此前常发于中老年的感应神经性耳聋,在年轻人中越来越高发,甚至有不少中学生。

  为什么情绪、压力会导致听力受损?董钏解释说,虽然目前医学上对感应神经性耳聋的致病因素研究尚不明确,但多考虑是因为血管痉挛、引起供血不足的因素。情绪的大起大落、长期熬夜给身体带来的损害,也会体现在听力上。

  感应神经性耳聋的表现症状,大多是突发的,但也是 因为长期不良习惯积累导致的突发症状。“程度有轻有重,轻一点就是耳朵堵塞,不舒服,严重的就是一侧耳朵听力很差,伴有明显耳鸣,甚至眩晕、恶心、呕吐。”董钏说。

  而在年轻人的感应神经性耳聋,也常常存在误诊的可能,“年轻人可能觉得是感冒了,吃点感冒药,过了半个月、一个月不见好转,才去就诊,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董钏说,一般情况下,3到7天内是最佳治疗期,超过一个月后再进行治疗,效果有限。

  使用耳机坚持“六六原则”

  如何判断对方听力是否受损呢?董钏解释,当与对方间隔1米,也就是大约一个手臂的距离时,双方交流困难,就可以初步判断,听力受损已经达到了中度以上,需要进行干预。

  “老年人常常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使用助听器之后,听力 依然下降很快。”董钏说,这与助听器验配是否合适有关,需要到正规专业的机构进行适配,如果不合适,不仅不能助听,反而是一种伤害。另一部分与个体差异有关,比如遗传因素导致听力受损下降比普通人快,“如果不用助听器,可能会下降得更快,而不是使用助听器后变快的。”

  董钏建议,在使用耳机时,时间不能太长,最好是坚持“六六原则”。即用耳机时“音量开在60%以下,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

  网络流传一种说法,使用头戴式耳机会减少对听力的伤害。董钏解释说,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接触外耳道,更容易造成损伤,而头戴式耳机则不是直接接触耳道。但对听力产生伤害的最关键因素,依然是音量和使用时间。

  小贴士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听力保护?

  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保护好血管。

  二、注意情绪和生活习惯,不要大喜大悲、少熬夜,避免长时间负面情绪。

  三、慎用或者不用耳毒性药物

  四、要掌握好耳机的使用原则,尽量降低音量、减少使用时间

  五、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毒细菌随着分泌物和压力进入中耳腔

  六、要注意正确的擤鼻涕方式,建议手压住一侧鼻翼,而不是双侧同时压住,避免强大气压冲击鼻咽部

  七、不要随意掏耳朵,尤其是四川人喜欢的茶馆、旅游景点的掏耳服务,容易引发真菌性外耳道炎

  八、洗澡、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水进入耳道,影响耳道自净功能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实习生 杨雪姣 摄影报道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