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营山:隐患整治出重拳 科技监管添利器
2025年10月22日 11: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2日电 (彭杰)近日,应急管理部发文通报表扬南充市营山县发生的一起成功实现避险的典型案例。7月21日中午,营山县小桥镇子槽村干部接收到预警信息,及时将村里一处存在安全隐患的百年老宅里的村民转移。在当晚的雷暴大风天气中,这处老宅倒塌,包括两名九旬老人在内的六名村民成功避险。

  近年来,营山县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以“防风险、保安全、惠民生”为主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隐患,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连续24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月20日,营山县举行防汛救灾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彭传桁 摄

  聚焦基层基础 筑牢安全发展“基石”

  10月17日,在营山县骆市镇圣水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安全文化墙吸引着村民驻足观看,微型消防站里灭火器、发电机、消防水袋、消防服、消防楼梯等装备一应俱全,农家大院墙上张贴着安全用电、户用沼气等宣传画……“通过实施居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群众安全观念、安全技能不断增强。”圣水村党支部书记李继全说。

  圣水村围绕农村交通、消防、防溺水、地灾避险、用电、燃气等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举行了综合应急救援演练,邀请县红十字会培训老师传授应急救护技能,不断增强居民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9月下旬,营山连降大雨,圣水村2组地质滑坡区域9名群众需要及时转移。村干部入户宣传后,得到了村民们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实现了成功转移避险。

营山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讲解应急救护知识。文剑 摄

  针对农村居民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营山实施了居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重点是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开设驾驶员之家及安全健康讲堂、建立微型消防站,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意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系上‘安全绳’。”该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郑媛媛说。

  近年来,营山将安全乡镇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全面推进,以“实施安全促进项目”为抓手,围绕“7+N”建设模式,建成一大批安全示范街、文化广场、长廊以及安全示范校园、安全标准化企业、应急救护点。从科技、管理、文化三个维度持续发力,扎实开展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截至目前,营山建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21个乡镇(街道)建成省级安全乡镇(街道),293个村(社区)实施了居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建成安全体验基地2个、安全体验室21个、安全宣传阵地200余个,深入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各类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居民满意度持续上升。

  实行风险管控 推进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10月17日,在营山县星火镇自生村陶家坝中滩河,一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桥横跨河面,不时有车辆和行人从桥面经过。“原先有一座水泥板桥,年久失修成为危桥。村委会将这一安全隐患上报星火镇政府后,被列为全县2025年第一批重大事故隐患整治项目,获得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47万余元,用于新桥建设。”该村党支部书记段晓玲说,

  今年4月初,此项目顺利开工。经过一个多月奋战,新桥建成。“消除了安全隐患,圆了村民们建设新桥的梦想,感谢政府为村里群众办了一件实事、好事。”该村1组村民罗勇军感激不已。

  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谢斌介绍,该县2025年第一批重大事故隐患整治项目,包括消水镇新渡村村道公路塌陷、老观村公路滑坡、X172蓼叶—合兴公路路基沉降和路面垮塌、骆市镇小蓬社区至花寨村9组路段弯急坡陡等整治项目,目前,均已完成整改销号,2025年第二批重大事故隐患整治项目正有序推进。

  今年4月,营山县公路局邀请南充市公路局桥检办专业检测团队,对全县16座国省干线重点桥梁进行全方位技术检测,将根据检测结果推进危桥改造和专项病害整治。6月,营山县应急管理局聘请安全生产专家深入经开区对食品企业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检查,共排查安全隐患24条,其中重大安全隐患2条,现已全部督促整改到位。推动6家金属冶炼企业、5家粉尘涉爆工贸企业开展安全设施设计诊断,聘请安全生产专家对33家工贸高风险企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和事故高发领域隐患进行排查整治。

  近年来,营山县全面推进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对城市风险进行全面摸排,深入辨识、科学评估,查清各行业、各地区的风险数量、类型、等级和分布情况。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消防、工矿商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据统计,2024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860余人次,检查企业430余家次,排查隐患960余条,按期整改率达100%。

  强化科技赋能 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您已进入森林防火区,请文明旅游,勿在林区吸烟、用火,严禁携带火源火种入山……”10月18日,在营山县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听到立体广播宣传的同时,一条提示短信也同步发送到手机上,以此强化进山人员的森林防火意识。

营山县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热点监控室值班。彭杰摄

  在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热点监控室值班。“只要发现异常热点,就会立即报警。接警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到现场核实和处置。”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服务中心主任任永辉说,林火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对防火区域可视范围内火情的“自动扫描、自动发现、自动报警、自动定位”,在无遮挡的情况下,3公里、5公里范围内分别能看清人脸和车辆轮廓。

  据了解,营山县政府投资近400万元建成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涵盖监管监察、监测预警、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政务管理、会商调度、移动指挥、城市风险指数8大基础功能,联通全县29个乡镇(街道)、17个职能部门、500家重点企业(单位),整合生产企业、道路交通等各类视频监控500余路,加大水、电、气等城市生命线监测、传感,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等大客流监测预警,实现城市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营山各行业主管部门推广智慧安全平台建设,充分运用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科技,2000余个场所、单位纳入智慧安全监管网络,并汇入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统一监测预警,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

  “以科技为‘支点’,必将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营山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苟虎介绍,该县推广使用了六旋翼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生命探测仪、卫星电话等一批先进性安全产品,极大提高了抢险救援的准确性、高效性和时效性。(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