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国新闻网

海外华媒点赞科技抗疫:“看见中国生物医药广阔未来”
2021年05月14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社成都5月13日电 (单鹏)“得知中国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很短时间内,完成产品研发、制造、上市等一系列动作,让我们看到这些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脚步,以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广阔未来。”13日,澳华电视ACTV副总编杨军在成都接受采访时表示。

  由四川省侨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共同组织的“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行”活动11日至17日在四川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海外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记者走进成都,关注科技抗疫“成都力量”。

  “利用这台全自动核酸分析仪,最快35分钟报告阳性结果,45分钟内拿到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在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一台电脑主机大小的设备引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围观。该公司试剂技术部副主任牟禹称,该设备适用于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疫情防控前沿哨点、海关入境检疫、车载移动实验室、重大会议安保等场景,目前在海内外抗疫一线对新冠病毒进行快速、精准的检测与筛查。

  疫情暴发后,成都多家体外诊断产品生产企业加快研发检测试剂盒并获准出口。截至今年1月初,“成都造”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介绍,科技抗疫“成都力量”还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临床救治领域,远程诊疗、5G诊疗等方式实现优势医疗资源联网;在疫苗研制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国首个由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在流行病学方面,基于大数据构建的“新冠肺炎时空传播网络疫情树林模型”等,为疫情防控部署提供科学参考。

  “疫情期间,中国向意大利提供了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等援助,同时意大利侨胞也为两国交往牵线搭桥。”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表示,生物医药科技对人的生命健康举足轻重,看到中国抗疫科技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自己感到十分欣慰,“作为海外侨胞 ,我们由衷点赞。”(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