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央广网

阿坝州交通运输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在红原县举行
2021年07月01日 10:47 来源:央广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6月23日消息(记者 陈祥锐 通讯员 升华 吴汉东)唱响新时代,红歌献给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提升阿坝州交通运输行业整体形象,加快久马高速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职工文化建设和行业文化建设相融共进,以文化魅力提升职工精神品位、凝聚职工队伍,6月22日下午,由四川省阿坝州交通运输局、阿坝州公路管理局主办,四川交建集团久马高速C3总包部、阿坝州公路隧道管理处承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传承·赤心向党”阿坝州交通运输系统职工文艺汇演,在红原县举行。

  阿坝州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益英讲话(央广网发 通讯员升华摄)

  文艺汇演开始前,阿坝州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益英作了讲话。她指出,今天,我们在“红军走过的草原”——红原,举行州交通运输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推进我州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益英强调,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十四五”的征程已经开拔,阿坝交通要继续创新而为、开拓奋进,体现新担当,干出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要对标建设“交通强国”“交通强省”“交通强州”任务,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鲜明本色,始终当好阿坝发展的“先行官”,赓续共产党人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全力推进阿坝交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一州两区三家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阿坝新征程中,负起应有的时代担当。

  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书记李兵发言(央广网发 通讯员 升华摄)

  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书记李兵代表承办单位发言时表示,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久马高速项目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在蜀道集团、四川交建集团党委的领导下,致力建设“匠心、品质、奋进、创新”的企业文化,贯彻执行“环安先行、方案引领、强化执行、质量第一、创新驱动”二十字管理方针,共同实现“交建四方、通达天下”企业愿景,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以新的作风、新的姿态、新的干劲,建好久马高速,造福藏羌人民。

  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TJ10项目部带来的舞蹈《再唱山歌给党听》(央广网发 通讯员 升华摄)

  文艺汇演以黑水公路分局舞蹈《阿拉吉吉》拉开帷幕。在2个小时的演出中,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LM3-1项目部演唱的歌曲《我们都是追梦人》、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配乐诗朗诵《百年华诞颂》、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TJ10项目部带来的舞蹈《再唱山歌给党听》、刷经寺公路分局表演的小品《风雪有你不孤单》让演出精彩不断。阿坝交通综合执法支队的合唱《走向复兴》、汶川公路分局舞蹈《羌铃声声颂党恩》、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TJ8项目部手语《不放弃》节目等展现了交通职工的多才多艺,红原公路分局的歌舞《天路吉祥》、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TJ11项目部诗朗诵《信念永恒》、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总包部TJ9项目部与久马LM3-2项目部联合表演的歌伴舞《珊瑚颂》、阿坝公路分局情景舞蹈《红色记忆》、阿坝州公路隧道管理处小合唱《十送红军》让人们的思绪再次回到久远前的峥嵘岁月。理县公路分局舞蹈《咱们公路人》、阿坝州交通运输局诗朗诵《穿行高原百年路》、若尔盖公路分局舞蹈《洗衣歌》让人们再次切身感受到“两路精神”的时代传承。曾在四川省交通厅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阿坝州公路管理局表演的舞蹈《旗帜》把演出推向了高潮,文艺汇演在蜀道集团四川交建久马高速C3标段、阿坝州公路隧道管理处、刷经寺公路分局组成的红歌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歌声中结束。

  舞蹈《旗帜》把演出推向了高潮(央广网发 通讯员 升华摄)

  本次文艺汇演聚焦建党100周年主题,重温红色经典,迈步新的征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色,基调鲜明,催人振奋,将进一步激励阿坝交通人、久马高速项目建设者奋勇前行。

  四川电视台记者采访蜀道集团藏高公司久马高速党委书记、董事长羊勇(央广网发 通讯员升华摄)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芳,阿坝州总工会副主席李维洪,红原县委副书记、县长嘉央罗萨等领导观看演出;阿坝州交通运输局、阿坝州公路管理局、蜀道集团藏高公司久马高速等领导观看演出并与演出人员合影。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