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观察

非法无证经营 滴滴在泸州被罚款550万元
2022年09月02日 17:27 来源:四川观察 编辑:

  近日,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公示了近期行政处罚信息。其中李某在滴滴出行平台接单,因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被罚款1万元。

图源: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据悉,滴滴出行平台因未在泸州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网络约车经营活动,已经多次遭到约谈、罚款。今年4月25日,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发现滴滴出行平台在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仍多次给网约车派单,向滴滴出行公司开出3万元罚单。

  同时,为了在滴滴出行的注册所在地源头,加强对其违法行为的约束,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专门致函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建议其加强源头监管工作,督促滴滴出行合法经营。

  函件中称,自2020 年以来,针对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在泸州市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行为,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先后两次对该公司进行约谈,要求滴滴出行立即停止不合法的经营行为,积极向泸州市网约车主管部门申请经营许可,主动合规经营,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

  就在本次罚款一个月后,今年5月,有市民投诉滴滴出行未取得资质营运,存在安全隐患。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答复称,经调查核实,滴滴公司在泸州未取得合法营运资质,存在非法营运。针对该情况,交通执法支队对未取得经营许可的泸州滴滴公司进行了多次约谈,并对泸州滴滴公司进行了3万元的行政处罚。自2020年4月交通执法支队成立以来,查处非法滴滴网约车违法行为和非法网约车经营631余辆,罚款550.45万元。

  截至目前,滴滴在泸州依然暂未获得营运牌照,然而,记者尝试在泸州打开滴滴出行App仍然可以照常呼叫网约车。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