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0日电 近年来,随着居民维权意识的觉醒和自主治理能力的增强,居民自管自治模式也逐渐多了起来。在成都市青羊区的一些自管自治小区,实现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善治”之路,破解了社区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

黄田坝街道华兴社区成飞512小区建于1989年,随着时代变迁,“33岁”的院落正在“老”去,设施老化陈旧、步梯出行难等居民“心头事”悬而未决,症结在于“物业强、居民弱”。对此,华兴社区积极探索“512”小区治理模式,联动社区两委、物业党委、业委会、党员居民代表、社区业联体(街道挂包与职能科室、社区民警律师、电梯企业、驻区单位)“五”方区域化党建,搭建“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充分发挥“德治与智治”支撑作用,实现全龄友好小区发展治理。
苏坡街道清波社区上善清波小区属拆迁安置小区,现有3660户住户,居民阶层构成复杂,居民差异化需求日渐凸显,问题矛盾日益增多。清波社区在社区治理中逐渐探索出党建引领、治理机制、服务管理、品质提升、邻里建设的“五线工作法”,同时将小区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营造了和谐邻里、居民融合的善治小区。
少城街道商业街社区商业街6号院建于1994年,是有着94户住户的省委办公厅职工宿舍。随着机关宿舍社会化管理工作推进,社区党委以老旧院落改造为契机,发动居民先后成立了院落党支部、院落委员会,让更多的居民参与院落治理。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院落成立了“老改帮帮团”“幸福生活派”“社区小当家”“皆为师书友会”等自组织团体,多次开展交流分享会,将院落改造治理经验辐射到周边院落。
康河街道董家坝社区乐平新居建于2019年,由周边社区居民拆迁安置混居而成。因原三村居民混住,存在公共活动空间缺乏,新迁入居民生活习惯改变难,不同村之间融合难的问题。2021年,董家坝社区在尊重居民“村落聚居”习惯的前提下,引入“高楼中的‘院坝’文化”概念,使用四步融合、三社区资源集合、空间共建+活动共享、营造同住一个“院坝”氛围、实现居民融合“零距离”的“四三二一零”工作法,让居民体会到“院坝”邻里情。
在成都市2022年“双示范”建设后续工作中,青羊区社治委针对民生实事热点难点,做好群众工作,打造“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美美与共的人居环境,全力营造和谐幸福的邻里氛围,提升辖区居民群众在社区发展治理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