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4日电 (周超华 佘小兰)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居民群众反诈防骗安全,防毒禁毒的意识,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健康安全,3月13日,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社治办、综合执法队、总工会、政协联络组、派出所等部门工作人员走近公园广场、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广泛开展“全民禁毒、全民反诈、你我同行”宣传活动。
针对易受骗人群特点,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政协委员和民警采取“院坝设点”“敲门入户”“以案说法”等形式靶向宣传。通过“庭院拉家常”、活动广场宣讲等方式,向老年人详细剖析养老诈骗、冒充公检法等典型案例,提醒其“不轻信、不转账”。
“老大爷,这份宣传单上的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您可得多留心!”工作人员一边发放资料,一边结合案例讲解诈骗话术破解技巧。
“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多种多样,大家一定要小心,除了自己多注意,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身边的朋友……”在较场坝社区城市花园,挂起了反诈、禁毒宣传横幅,现场讲解防范诈骗手段以及防毒禁毒相关知识。
反诈宣传现场,工作人员和民警通过发放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册向现场群众讲解了网络刷单诈骗、购物退税和退款诈骗等常见的诈骗伎俩,以及如何识别、应对、防止上当受骗,并对买卖银行卡、电话卡、微信号等真实典型案例为大家进行“面对面”讲解,提醒大家不要存有“天上掉馅饼”的侥幸心理,倡导大家当好反诈宣传员。民警还手把手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演示来电预警、风险查询等实用功能,并呼吁群众成为“反诈宣传员”,将防诈知识传递给亲友。
“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听了真是警醒!”参与活动的居民李牟华感慨道。不少群众表示,通过民警的讲解,不仅识破了诈骗套路,还掌握了应对技巧。企业财务主管姚女士则坦言:“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每一步操作都得慎之又慎。”
永宁街道禁毒宣传活动中,禁毒社工将“禁种毒品原植物罂粟”作为重点内容展开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科普禁毒相关法律法规,让“种植罂粟一株也违法”的禁毒观念深入人心。朱坪村村民李正友感慨道:“以前真不知道,种几棵罂粟居然有这么大危害,这以后可得多注意,绝不能碰。”胜利街社区居民曾泽祥听完后,心有余悸地说:“现在这些毒品太会伪装了,家里有小孩的,真得时刻警惕,以后我得让我的孩子多多学习禁毒知识。”
为抓实抓牢禁毒铲毒工作,纳溪区永宁街道按照“不漏一处、不放一株、不留一块”的禁种铲毒工作要求,组织排查组深入地理位置偏僻、楼顶花园、农村林地、荒山荒坡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拉网式、地毯式踏查,确保搜山查地不留死角;按照“边踏山、边宣传、边引导”的方式,敲门入户发放禁种铲毒宣传资料,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毒品原植物特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危害和禁种铲毒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禁种铲毒工作,举报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增强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