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泸州纳溪:无人机方言“喊话”+走访入户宣传织密清明防火网
2025年04月03日 11: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3日电 (胡小燕)清明节临近,春耕农事与祭扫活动叠加,森林防火压力骤增。为守牢重点林区安全防线。连日来,泸州市纳溪区紧盯重点区域,每日派出工作组下沉一线,创新采用“入户走访+空中巡护+智能监测”模式,将防火宣传延伸至田间地头、山林深处,用扎实举措守护绿水青山。

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护。纳溪应急管理局供图

  走村入户“唠家常”防火宣传接地气

  “阿姨,清明节将至,加之现在正是春耕农忙时节,山上枯叶多,千万别在山上、地头烧秸秆。”4月1日上午,在纳溪区上马镇云台寺村村民吴小红家的院子里,纳溪区应急管理局的宣传员一边递上防火宣传单,一边用当地方言叮嘱。这样的场景,近期在上马镇每天上演。

  为打破“单向说教”的传统模式,工作组结合村民生活习惯,利用清晨农忙前、傍晚收工后的时段上门走访,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火灾案例。针对留守老人理解能力较弱的问题,队员们还自制了“防火顺口溜”,将用火禁忌编成简短口诀。

  “‘烧荒一时快,罚款又坐牢’这话我记得牢,前几天刚劝住邻居老刘烧秸秆。”大池村村民张述群说道。

  目前,该区工作组累计走访农户1万余户,发放定制宣传品1万余份,村民防火知晓率达95%以上。

  无人机“精准喊话”山旮旯里无死角

  “乡亲们,请注意!当前为森林高火险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4月2日下午,大池村一密林中,一阵清晰的无人机喊话声让正在劳作的村民陈光盛下意识摸了摸口袋,确认未带打火机后,向无人机挥手示意。

  针对山区地形复杂、人力巡查难以全覆盖的难题,区应急管理局启用了搭载高分贝喇叭和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每天早中晚三次沿林区坟场、农地等重点区域巡航。无人机不仅循环播放防火提示,还能实时回传画面,发现烟雾或异常热源立即定位预警。仅一周内,该系统便成功识别并劝阻野外吸烟、焚烧垃圾等风险行为2起。

  “以前巡山要走三小时,现在无人机20分钟就能扫遍整片林区。”无人机飞手蒋天祥感慨科技带来的效率提升。

  “网格化”筑牢防线村民争当“防火卫士”

  除了宣传之外,纳溪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构建长效机制,在全区推行“联户联防联保”村(居)民防火协作共管机制,每十户推选一名“防火带头人”,协助排查隐患;在进山路口加装28套智能语音提示杆,自动识别并警告携带火种人员,大大地激发了村民的主动性。

  丰乐镇石通村村民张群主动拆除了自家林缘的易燃草垛,还动员周边邻居清理房前屋后杂物。“防火是大家的事,咱不能拖后腿。”张群说。

  目前,全区累计清除易燃堆积物100余处,组建村民志愿巡查队156支,真正实现“群防群控”。

  “防火关键在提前设防、日日坚持。”纳溪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兰福成表示,清明期间将继续保持“人防+技防”高压态势,并通过“回头看”行动巩固成效,让防火意识从“节日重点”转化为“日常习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