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7日电 (严芷薇)近年来,随着青年人才的输送引进,内江隆昌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逐渐构筑起属于自身的人才“蓄水池”,从机制建立、平台搭建、目标管理三个维度发力,将青年人才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打造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活力的“四有”队伍,持续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青年力量。

“先前干工作总有顾速度忘质量的毛病。”17日,与财务人员开展岗位交流的劳资管理员廖崇至分享道,“财务工作跟我原本的业务有共通之处,但需要更仔细地核对、更审慎地操作,让我不得不‘慢下来’。”
着眼“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积极探索各类人才价值实现的最优化路径,隆昌市局(分公司)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要和人员能力特点,将个人的“感性选择”与组织的“理性配置”有机结合,实施轮岗交流、AB岗设置等策略,在确保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基础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岗位精准匹配和跨领域交流,以相互学习不断强化综合素质;同时,在尊重人才意愿的前提下加强“个性化”和“动态化”培养,引导人才在某一领域深耕,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一专多能”,以多层次培养体系塑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效提升团队整体效能。
“到新岗位总有适应‘阵痛期’,我鼓励年轻人别怕犯错,有错及时纠正就好,尽管放下包袱大胆试、大胆闯。”隆昌市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包慧玲如是说。人才培育讲求“精耕细作”,不仅要让人才“种子”安心落地,还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起配套的容错纠错机制,为其“减压松土”、蓄势赋能。
“数字化人员评价串联已经完善,有空我们再来碰个头,一起解决剩下的部分。”
“大家辛苦啦,这次普法立体书的推文反响很好,之后还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呀!”
“小严,能不能传授一下备考法律职业资格证的经验,我也想考一个……”
为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和团队协同效应,隆昌市局(分公司)陆续组建起创新性工作小组、融媒体宣传小组和考证“帮帮”小组,选取专项素能较为突出的青年员工充当“课代表”和“小组长”,以组团结对的方式,专题攻坚创新活动、新闻宣传、职称考取和技能鉴定工作。
“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普法作品的制作,比我一个人‘单打独斗’效果好多了。”融媒宣传小组组长曾妍茜对未来的工作信心满满,“我们可以将主人公‘小隆’打造成一个IP,以这次推文作为起点,沿用他的形象开展一系列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的宣传活动。”
自融媒宣传小组组建以来,隆昌市局(分公司)共有3篇创新课题论文分获全省一等奖和三等奖,1项QC课题获全省三等奖,取得1项专利软著;1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人考取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2人成功申报公司律师,技能鉴定通过率100%。
谈及如何激发团队活力,包慧玲继续说:“年轻人其实很有想法,重点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充分表达,互相碰撞、交流、合作,才会生出别样的火花。”
“跳起摸高”,不仅是运动场上的常见动作,也是个人成长、干事创业应有的精神状态,更是目标管理工作的开展导向。
“写作这方面我一直不太擅长,但今年我想努努力,出几篇作品。”“趁自己学习能力还没有退化,再提升一下学历。”“数创大赛如火如荼,争取能在全省获奖……”
近年来,隆昌市局(分公司)按照行业安排部署,以目标管理为抓手,持续不断强化队伍建设与素能提升。2024年,37名职工共制定个人提升目标87条,按照目标难度分类,共包含A级22个,B级24个,C级41个;按照目标类型分类,涵盖跨省查案、学历提升、论文撰写、竞赛获奖、证书考取等等。
在目标实现过程中,隆昌市局(分公司)注重发挥组织作用,统筹资源、商定进度、定期评估、用好激励。管理周期结束后,经统计汇总,全员岗位目标总体完成率96.5%,提升目标总体完成率71.4%。
目标既是锚点,也是航向。将理想拆解为一个个阶段性目标,再由一个个目标最终汇聚成理想的宏愿。以目标管理实现自我突破,激发人才队伍学习的紧迫感,不断充实自己,既是适应更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夯实更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
树目标指引理想,强学习锻造本领,明职责压实担当,建团队释放活力。用好配强这支“四有”队伍,隆昌市局(分公司)仍在谋划更深、更实的举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