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四川长虹营收首破千亿 AI赋能与全域发展释放效力
2025年04月27日 11: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7日电 近日,四川长虹披露年报和首季报。报告显示,2024年四川长虹实现营业收入约1036.91亿元,同比增长约6.40%;2025年第一季度,四川长虹营业收入268.37亿元,同比增长12.89%。

  四川长虹2024年逆势大增,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这得益于三方面“势”不可挡的驱动。

图为长虹控股集团。 长虹控股集团 供图

  其一是智造创新,产品蓄力起“势”。2024年3月,长虹云帆AI大模型平台成为四川省首家在网信办成功备案的大模型;2024年9月,四川长虹推出全球首款AI TV——Q10T MAX,为长虹家电带来新的应用场景;2025年1月,长虹AI TV、AI冰箱、AI空调等AI家电集中亮相,展现了“人工智能”在长虹家电产业中的落地应用。

  纵观四川长虹家电业务2024年到2025年一季度发展进程,四川长虹不仅电视业务端完成AI化引领,旗下控股子公司长虹美菱的冰箱,也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与高端功能升级双轮驱动,持续推动产品体系向AI、品质化方向进阶。

  其二是产链升级,全域发展齐造“势”。“5G+工业互联网”技术,是长虹“智造”能力持续升级的基础,“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慧显示终端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也给长虹产品的“更新”和“更好”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通用设备制造、ICT综合服务等战略板块同样以全链思维构建竞争优势,为业绩增长立下功劳。

  通用设备制造主要为其下属控股子公司长虹华意旗下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业务及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报告称,长虹华意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业务实现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压缩机业务已销量连续三年超过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通过全链思维,四川长虹通用设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约101.11亿元,同比增长约14.20%。

  ICT综合服务主要为其下属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旗下业务。近年来,长虹佳华在消费类业务、增值类业务与创新业务方面全链深耕。以创新业务为例,长虹佳华以智能分销服务业务为基础,在云应用、元宇宙、安全、低空经济等战略性领域持续布局和发力。2024年全年,四川长虹ICT综合服务业务实现收入约368.84亿元,同比增长约8.28%。

  可以看见,从产品链到智造链,四川长虹优势不断扩延,全域造“势”揭示一个事实:用产链同步升级的方式打造的全域发展优势,不仅基础坚实,且更具优势。

  其三是内外同飞,品牌全球赢声“势”。聚焦欧洲等核心市场,长虹电视在产品端、运营端和供应端等方面多措并举,在中国电视出口市场位列前三;空调业务深耕根据地市场,积极开拓新区域、新市场,并取得了较大突破;冰箱领域,产品端加大中高端产品研发投入,促规模、调结构。

  与国际雪联顶级滑雪赛事深度合作、牵手澳洲“圣乔治伊拉瓦拉龙”橄榄球队,成为德国保时捷网球大奖赛官方高级合作伙伴……长虹用全球体育IP海内外联动的方式,面向全球释放活力无极限的科技与运动质感,这些既为长虹产品全球销售保驾护航,也成功实现品牌价值持续增值。2024年,长虹品牌价值已达2368.76亿元新高。

  过硬的产品实力、制造实力与产业实力,成为品牌活力四射的底气,反之,全域发展的“良性经营”,同样受益品牌的“匠心运作”,两者双向互哺、相得益彰,为长虹业绩屡破新高提供了坚实保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