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博物院社教走进桂溪街道月牙湖托管课堂
2025年08月29日 15:0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9日电    近日,四川省博物院社会教育部的老师走进成都市桂溪街道月牙湖社区托管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张大千与巴蜀文化”专题文博课程。此次活动不仅是将博物馆资源“搬”到居民身边的创新尝试,更成为“巴蜀文化社科普及”的生动实践,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艺术魅力与文化温度。

课堂实拍图。桂溪街道供图

  课堂上,社教老师以《走进大风堂——张大千的龙门阵艺术研学》标准化流程为蓝本,通过“讲—看—探—做—评”五步法层层递进,引导孩子们走近艺术大师。从“爰”字的趣味解读切入,结合张大千“黑猿转世”“百日和尚”等传奇故事,瞬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微纪录片播放环节,孩子们对照“观影提示”捕捉线索,在互动问答中清晰梳理出张大千从临摹苦学到自成体系的艺术成长路径,深刻理解“师古”与“创新”的内涵;“敦煌探秘”环节中,孩子们手持“敦煌密码卡”和“色卡”,在临摹作品中寻找关键手势、纹样与主色,通过对比分析,领悟张大千艺术风格中“敦煌滋养”的深厚底色;最后的泼墨泼彩体验中,老师示范技法并讲解其晚年风格转变的成因,孩子们在“五秒画山”挑战中释放创意,让每一抹墨彩都成为与大师对话的独特语言。

  据了解,月牙湖社区暑期托管课堂以“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为核心,构建了“托—学—游—研”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托”为基础,提供日常照护与作业辅导;“学”为核心,融入社科普及、非遗手作等通识课程;“游”为拓展,联动博物馆、科技馆等开展微研学;“研”为提升,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探究能力。此次与四川省博物院的合作,正是“馆—校—社”协同育人的典型实践,将专业文化资源精准嵌入社区,让高水平艺术教育走进“家门口”。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真实可感的体验中建立文化自信,也为双职工家庭缓解了暑期陪伴压力,更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让“教育惠民”政策在细节中落地生根,为巴蜀文化的传承与普及注入了鲜活的童心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