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1日电(唐倩 肖茹月)10月18日至21日,一场艺术与工业的对话在四川简阳大剧院上演。作为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全总文工团原创工业题材音乐剧《逐梦》在简阳连演四场。这部以中国高铁发展史为脉络的现实主义力作,用音乐剧这一现代艺术形式,谱写了一曲属于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英雄赞歌。
四场演出座无虚席,近4000名观众到场观看。劳模代表、职工代表与中建四局600多名一线建筑工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艺术盛事。
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在观剧后深有感触,纷纷表示在《逐梦》中看到了自己奋斗故事的缩影。剧中人物的经历与情感,正是他们现实工作的真实写照,许多劳模因深受触动而潸然泪下。中建四局(四川)建设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立玲作为曾经的铁路人,观剧后深有共鸣:“这部剧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中国高铁的奋进历程,更是对千万个产业工人家庭无私奉献的真挚礼赞。”
中建四局(四川)建设有限公司职工田忠杰动情地说:“音乐剧让我数次落泪。三十年前,我从四川去北京上大学,坐绿皮火车,人挤人,只能买站票,历经30多个小时才能抵达。如今乘坐复兴号高铁,刷着手机,8小时就能到达北京,既安全又舒适便捷,中国高铁让我们太自豪了。这部剧非常精彩,前辈们的工匠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向他们看齐,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逐梦》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冰冷的高铁技术与温暖的人间情感巧妙融合。剧中既有“中国人,靠自己”的豪迈宣言,也有“我们家的门铃应该是坏了”这般细腻动人的家庭守望。多首原创歌曲或激昂如铁轨撞击,或柔情似月台送别,在音符跃动间勾勒出中国工业发展的壮阔图景。业内专家认为,该剧在工业题材艺术创作上实现了多重突破,为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全总文工团精心打造的重点剧目,《逐梦》用艺术语汇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主题。这部剧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证明,当艺术真正扎根生活、贴近人民,就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逐梦》参评第十八届文化奖,预示着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正在迎来新的春天,也彰显了工会组织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中的独特作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