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市三医院肺癌专病中心建设项目案例获奖
2025年10月29日 10: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癌专病中心建设项目在“全国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能力提升行动”评选中脱颖而出,成功荣获2025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典型案例,彰显了医院在肺癌诊疗领域的领先实力与创新成果。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癌专病中心建设项目荣获2025综合医院肿瘤中心建设典型案例。王园 摄

  此次评选活动意义深远,旨在推动肿瘤诊疗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活动由健康界联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起,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提供支持,评选以《综合性医院肿瘤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为重要依据。全国范围内共有102份综合医院“实践答卷”参与角逐,经50位涵盖院管、医务、临床、学术领域的权威专家线上初审,50个优秀案例晋级线下终审。10月25日-26日,各案例代表团队齐聚北京展开现场展示。

  展示环节中,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癌专病中心郑于珠医生作为团队代表,从专病中心建设背景、创新实践路径、临床与科研成果等维度展开精彩汇报,凭借详实的内容与突出的成效,赢得评审专家及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最终成功摘得“典型案例”殊荣。

  据悉,最终获批的5个卓越案例、20个典型案例获奖将于11月15日在海南博鳌第十三届健康界医院管理大会上正式发布,后续还将编撰成册全面推广,为全国综合医院专病中心建设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宝贵蓝本。

  回溯建设历程,自2021年起,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率先打破科室壁垒,以普胸外科牵头,联合肿瘤科、放疗科、呼吸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力量,聚焦肺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诊疗痛点,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MDT)为基础”,开启“一站式服务专病中心”的探索之路。建设初期,医院率先搭建起成都市级医院首家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为肺癌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奠定坚实基础。为进一步解决患者“多科奔走”的难题,又在一体化中心基础上,整合外科手术、呼吸介入、肿瘤内科、放疗等核心诊疗资源,成功组建肺癌专病中心病区,实现患者从门诊到住院、从早期诊疗到晚期管理、从综合治疗到疾病康复的“全流程专属服务”。2024年,中心成功入选成都市卫健委专病建设名单,获批为成都市肺癌专病中心。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胸外科主任/成都市肺癌专病中心负责人杨懿表示,历经发展,目前肺癌专病中心的诊疗、科研已取得诸多亮眼成绩。

  临床诊疗方面,中心累计开展多发结节、Ⅲ期肺癌、难治性肺癌及疑难罕见病例讨论超300期,覆盖病例超千例,帮助大量患者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众多潜在可手术的Ⅲ期患者,经多学科联合规范治疗后成功获得根治性手术机会;围术期死亡率保持“零”记录;单孔胸腔镜下气管、血管双袖式切除等超高难度手术占比逐年提升,持续突破肺癌手术治疗“禁区”。

  科研创新方面,近三年中心团队发表包含SCI在内的高水平论文近百篇,其中9分以上SCI论文超10篇;开展多项肺癌相关临床研究,牵头开展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关于人工智能“KWONG MIN”在肺癌 MDT中应用的研究亮相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上,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受邀展示的大会口头报告(ORAL)成果,引发国际同行广泛关注与好评。此外,中心多名学者还受邀前往美国、英国的多家国际顶尖癌症机构访问交流,搭建起国际化合作桥梁。

  肺癌专病中心的建设实践,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规范、更科学、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就医体验与医患关系,更助力医生提升诊疗水平、拓宽科研视野。未来,这种“三院专病中心模式”将有望在同等级、同规模区市级医院中推广复制,推动肺癌多学科深度融合,为全国肺癌诊疗水平提升注入新动能。(吴平华 王园 供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