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新华网

金融活水润泽“乡土”“贷”动生猪产业发展
2025年10月31日 10:52 来源:新华网 编辑:曹惠君

  走进四川眉山仁寿县韩家村蜀丰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猪舍在青翠的柑橘林间矗立。沿着干净的乡村水泥路继续往前走,宽阔院坝里金灿灿的玉米在阳光下晾晒——“这是生猪最喜爱的“口粮”,养殖基地负责人王超谈及这几年的发展,脸上洋溢着喜悦与坚定。

  “农行仁寿县支行的200万元信用贷款资金来得太及时了!不仅解决了我们采购粮食、饲料的燃眉之急,更为引进智能监控、精准饲喂等现代化养殖系统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王超感激地说道。

  他在2018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城市发展机遇,选择回乡投身生猪养殖事业。创业初期,面对技术和资金的双重压力,王超从小规模养殖起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拓展人脉和资源。如今,他的养殖规模已发展到6个养殖单元,年出栏生猪超过1万头。

  在专注养殖的同时,王超还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成为韩家村最年轻的村干部。他带头承包土地,创新推行“柑橘+玉米+生猪”种养结合的绿色循环模式,产业规模已扩大至1000多亩。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他的家庭农场也荣获“眉山市优秀家庭农场”称号。

  展望未来,王超充满信心:“感谢农行将信贷‘活水’注入我们农民深耕的土地,接下来,我将带领团队持续做强“种、养”绿色经营模式,把基地做大做优,打造绿色、生态、有机的农业效果。”

  据悉,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农行眉山仁寿县支行聚焦农户发展痛点,今年已累计为3967户农户投放14.1亿元信贷资金,为当地种养殖产业、特色农业项目注入强劲金融动能。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深化金融产品创新,优化信贷服务流程,全面推进“三农”业务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辜欣)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