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宜宾翠屏:金黄生态秋稻开收 利益联结助农增收
2025年10月31日 13:5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1日电(吴平华 杨晓川 )近日,宜宾翠屏区菜坝镇水库村竹香水库生态园的稻虾共生基地里,铺满了金黄色、粒大饱满的稻谷,一辆收割机正来回奔驰,将成片的稻谷“吞”进“肚子”里。

机器收割。杨晓川 摄

  其他地区的稻谷早在8月份就收割了,稻虾基地的稻谷为何到10月底才收割?经咨询基地负责人田鹏飞才明白,这是因为稻虾基地实现虾—稻—虾轮作模式,每年的3月开始售卖小龙虾,5月中旬开始陆续放水、清理虾塘,并种植水稻,到6月初清完所有小龙虾后种下最后一批水稻,除了育苗的几口塘外,所有虾塘摇身一变成稻田。

机器装粮食。杨晓川 摄

  田鹏飞介绍,稻田从不使用任何农药,是原生态无污染的,因此被选作五粮液酿酒专用粮。今年,生态园共种植280亩水稻,平均亩产625公斤稻谷,实现水稻收益35万余元。

  据了解,稻虾基地通过“村集体经济公司+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精心打造生态种养、农旅体验、近郊休闲的精品旅游名片。每到天气良好的时候,到生态园休闲、购虾、垂钓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作为菜坝镇的软弱涣散村,水库村通过建立“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公司+社会企业+农户”的协作模式,重点打造了苦竹笋用林基地、稻虾共生基地等特色产业,并积极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为产业赋能。在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党委注重盘活闲置的村集体资产,通过出租、开发配套服务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并鼓励村民就近务工创业,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和农户的三方共赢。

  2024年,水库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力争今年一举摘去“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水库村党总支书记李冉馨介绍,稻虾基地季节性明显,除养虾、卖虾的几个月外,一年里大概有8个月的闲置期。为了帮养殖户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水库村正邀请相关专家协助稻虾基地选择适合生长的农产品,并在闲置期开展采摘活动,进一步提高收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同时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民生,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李冉馨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