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1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31日随四川省公安厅“阳光下的守护”采访团走进四川省自贡市,在自贡,一支身着红色马甲的队伍日益成为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的常见风景。他们是由自贡市公安局发起,汇聚了1.9万余名“双报到”党员、治保委员、保安员、楼栋长、村小组长以及各行业、社会组织治安积极分子和热心群众组成的“灯城义警”志愿服务力量。这支队伍正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服务,深度参与信息采集、隐患排查、治安巡防、风险化解、关爱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探索出一条以“志愿服务”助推“社区警务+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铸就了自贡平安建设的“金字招牌”。
自贡市公安局立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全市形成“万名义警促深耕”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灯城义警”护校安园项目荣获2024年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十佳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并于2025年被评为2024年度全省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治安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截至目前与2022年度相比,刑事案件下降56%,治安案件下降41.6%,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灯城义警”的成功,离不开一套成熟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公安机关成立了市、县、所三级义警工作领导管理办公室,并指导成立8个市县级义警协会,下设54个乡镇义警工作站和202个社区义警工作室,形成严密组织网络。科技赋能是提升效能的关键。自主研发的“灯城义警治采”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直通公安网,建立“公安发布、义警领办、民警审核、积分回馈”的闭环评价体系。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政策、资金、改革等多点发力,构建起为义警购买保险、配备装备、实施积分奖励的支撑体系。
依托义警协会进行高效自治管理,根据义警“采、排、防、化、服”的职责定位,组建了社区巡防队、护校安园队、纠纷调解队3支核心义警队,并根据实际需要发展多支专业化义警队,形成“3+N”队伍体系。这使得每一支义警队伍都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同时又互为补充,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
从春节灯会到端午龙舟赛,再到“川超”联赛,在自贡各类大型活动现场,总能看到“灯城义警”最早到场、最晚离场的身影。他们累计护航各类大型活动10余场次,疏导人流超20万人次。仅在今年展灯期间,就累计出动义警2185名,发现安全隐患1100余处,化解矛盾纠纷302起。在校园周边,上千名义警坚守“护学岗”;在“两考”期间,2510名义警投入禁噪宣传、考点巡逻、应急服务,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在沱江流域,“灯城义警”江河护渔队年均开展500余次巡护,近一年清除非法捕捞器具47件,劝离违规垂钓者300余人次,有力守护了流域生态环境。
“灯城义警”用坚实的脚步丈量责任,用温暖的行动传递善意,他们不仅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辅助力量,更是城市文明风尚的生动体现,已成为自贡这座城市中最动人的风景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