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免费抽奖”变“高价买差货” 成都消委会教你4招防上当
2025年11月03日 11: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近期,成都部分车站、景区周边小型商铺频现以“抽奖”为噱头的有奖销售活动,看似“易中奖”背后暗藏消费风险。11月3日,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从消费场所选择、抽奖宣传甄别等四方面,提醒市民警惕此类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成都消委会指出,消费者选购珠宝、玉石、首饰等贵重物品时,需秉持理性消费原则,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经营稳定的正规品牌门店,且务必货比三家。购买环节中,应主动索要权威鉴定证书,并当场核验证书真伪及与商品的匹配度,避免“货证不符”。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车站、景区等流动人员密集区域的小型商铺,其推出的“抽奖售物”活动风险较高,消费者需格外警惕,防止因冲动消费花高价买入低质、劣质商品。

  针对商家以“开业庆祝”“感恩回馈”“凭车票可参与”等名义推出的免费抽奖活动,成都消委会提醒,此类宣传往往隐含“猫腻”,消费者需先核实活动真实性,重点确认奖项设置、兑奖规则及限制条件,尤其留意是否存在“强制消费”“附加高额费用”等隐性条款,避免落入预设的消费陷阱。

  “抽中一等奖、特等奖,可一折买‘足金玉石’‘翡翠珠宝’,遇到这种情况,务必保持警惕。”成都消委会明确,此类“中奖”多为商家营销套路,通过“中大奖”“限时折扣”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实际商品常存在“原价虚标”“材质以次充好”等问题,如玉石注胶、黄金纯度不达标等,消费者购买后易蒙受经济损失。

  若消费者经判断确有消费需求,购买时需要求商家出具正规发票,并在发票上清晰标注商品材质、重量、纯度、规格、价格等关键信息;同时妥善保存发票、鉴定证书、购物合同(如有)、沟通记录等凭证,为后续维权留存依据。

  成都消委会强调,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等违规行为,消费者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投诉,或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15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电话,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成都消委会也呼吁商家坚守诚信经营原则,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主体责任,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行为,不利用有奖销售实施欺诈、误导,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消费市场环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