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四川日报

“短中长”结合,凉山州三河村走出致富路
2021年06月01日 09:0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从空中俯瞰三河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云 摄

  三河村致富带头人洛古有格发展肉牛养殖,带动村民致富奔康。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云 摄

  5月12日,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脱贫后的三河村,处处好风光。

  2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河村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村里的土坯房变成小洋房,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在山间回荡,脱贫致富的喜悦在村民脸上绽放……

  □杨正飞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云 何勤华

  蹲点点位

  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

  历史评价

  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的脱贫之路,在大凉山彝区非常具有代表性。昔日破败、贫寒的偏远村落蜕变新生,从通水通电到修路建新居,从发展集体经济到竞相创新创业,从完善新村功能到打造乡村旅游景点……三河村的每一步,都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脱贫良方,兑现脱贫奔康的庄严承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在大凉山,摘掉穷帽的贫困村站上新起点,都将在乡村振兴中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

  ●引导村民建设美丽乡村

  5月,从凉山州西昌市出发,沿着245国道往东行驶。车出飞播林,举目四望,山峦起伏,风光壮美。然而,就是这些走不尽的路和翻不尽的山,曾将一个个凉山“三河村”隔绝开来。

  昔日的三河村,成片的破旧土坯房,进村道路狭窄泥泞……三河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张凌说,村子产业结构单一,无主导产业,无村集体经济,连吃水都困难,村民生活十分艰难。

  “变化太大了。”村民吉好也求提起新家,一个劲地感叹。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三河村按照“组团式、微田园,大聚居、小杂居”思路,规划了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至2020年5月,9个安置点中的147户建卡户全部分到了新房。

  走进吉好也求的新家,宽敞的院坝,三间卧室一间客厅,厨房和厕所在另一侧。他和孩子们都非常满意。

  易地扶贫搬迁,三河村实现了“挪穷窝”“改穷业”。一栋栋黄墙黑灰的彝家民居错落有致,镶嵌在绿树环绕的大山里。新房样式统一,屋里统一配备床、沙发、电视柜等家具,还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和储物室。

  住房的改善只是三河村脱贫的一个侧面。

  为解决三河村村民饮水问题,当地请来水利专家,在13公里外的解放沟找到稳定水源,彻底结束了老百姓从几公里的村外背水吃的历史。

  为解决村民出行难、农产品优质变优价难等问题,当地建成通村柏油路,并修建20.3公里通组入户道路。“从村里去邻近的洒拉地坡乡赶场,以前走路要半天时间,现在我骑摩托车,只要半个小时。”吉好也求说。

  三河村还深入开展清洁乡村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行积分制管理,发动村民主动清扫庭院内外垃圾,把垃圾送到附近收购点,通过分类称重换取积分。积分可现场兑换洗洁精、洗衣粉、食盐、大米、面条、学生学习用具等物品,也可累积起来一次性兑换,引导村民创建洁美家庭,建设美丽乡村。

  ●探索“短中长”结合的发展路子

  “去年,我们家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多元。”在吉好也求家中,他自豪地告诉记者。

  2019年搬进新房后,通过参加村里的农民夜校,吉好也求学会了砌砖技术。这两年,他在村里的建筑工地上务工,每天有250元的收入,再加上家里养牛、养鸡和妻子经营小卖部的收入,2020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5532元。

  “搬入新家,只是第一步,要致富增收,得找对门路。”驻村第一书记李凯说,三河村探索出“短中长”结合的发展路子,建起“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特色种植养殖模式,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其中,短期主攻养殖和组织劳务输出,种植青薯9号马铃薯3300亩,每亩地可增收1000元;引进西门塔尔牛240头,采取“分散到户养殖、合作社统购包销”方式,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养殖中华蜜蜂4000群,每群产量5至10公斤,每公斤160元左右,带动15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2020年通过乡村两级农民夜校,培训实用技能,输出贫困劳动力220余人,实现人均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

  去年和今年,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受到疫情影响,三河村及时组织他们到附近工地或产业园区务工,确保收入不受影响。仅去年,全村输出贫困劳动力221人,实现劳务经济449.6万元。

  中期发展特色种植,向土地要效益。为改变当地传统种植效益低的状况,经过前期小规模试种,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论证,确定种植产值更高的云木香、花椒、冬桃等特色农产品和水果。目前已种植云木香1000亩、冬桃370亩、花椒2800亩,预计2-3年后,能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长期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立足三河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旧址、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开发彝族文化扶贫主题旅游线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建设民宿酒店、商铺、彝家乐等经营设施,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吸引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帮助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致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