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txsc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高新区:坚持稳中求进,不断提高统战工作水平
2022年12月23日 11: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3日电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各级统战部长会议精神,着力加强政治引领,坚持“四心”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图为成都星点(高新)海峡两岸新经济创业园。唐启浩摄
图为成都星点(高新)海峡两岸新经济创业园。唐启浩摄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统一战线先后获批4个国家级基地(国务院侨办“侨梦苑”、中共中央台办“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2个中央统战部认定的“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先后获得省级层面表彰奖励11项、连续多年目标考核位列全市前列。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近年来实施“同心·引领行动”,坚持统战工作全党做,持续巩固大统战工作格局,推动统一战线、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切实履职尽责,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统战工作主体责任。

  “我们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出台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累计支持经费200万元。”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还开展联谊交友,实施“蓄水计划”,加强党外干部选育用管,累计25名党外干部参加各级培养工程,副处级以上党外干部达24名。

  在提升咨政建言水平方面,成都高新区更是不遗余力。数据显示,新冠疫情期间,成都高新区发出同心战“疫”倡议,全区统一战线累计捐款捐物超3000万元,引导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出30余件高质量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还深入开展“走基层、访民情”专题活动,发动全区统战干部和统战成员512人次,走访民营企业等各类单位547家,收集工作建议265条,协调化解问题224个,以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组织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

  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高新区开展成渝高新区统一战线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题活动,指导知联会、留联会、新联会在重庆设立全省首个成渝“友好联络站”,推动成渝两地高新区协同创新发展。

  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成都高新区还联合成都市新联会引入社会组织资源,在石羊街道打造萤火集市并发布“新心向蓉—萤火赋能计划”,吸引160多个商家和1.2万名居民积极参与,并为3000名就业困难女性提供品质货源、专业培训和集市摊位支持,有力贯彻“六稳”要求、落实“六保”任务。

  提升交流交往水平方面,成都高新区多次承办“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成为一大亮点。目前,大赛累计吸引海内外3000余个项目参赛,累计招引“海科杯”落地项目42个,占全市的35%,培育出携恩科技等瞪羚企业和7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侨资企业获评第二届“汇侨兴川”贡献奖。

  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成都星点(高新)海峡两岸新经济创业园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在成都高新区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下,该园区累计招引71个台湾青创项目落地。同时,当地还不断深化两地人员交流往来,开展成都(高新)海峡两岸科技发展交流会等对台品牌交流活动和民间交流往来近100次,接待台湾青年参访交流3000余人次,1名台胞获评为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牵头人、1名台胞荣获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图为成都星点(高新)海峡两岸新经济创业园总经理郭弘扬接受采访。唐启浩摄
图为成都星点(高新)海峡两岸新经济创业园总经理郭弘扬接受采访。唐启浩摄

  来自台北的成都星点(高新)海峡两岸新经济创业园总经理郭弘扬说,他感受最深的是来自政府机构的推动和支持,直到现在,创业园区所使用的办公场地都是免去租金的。他也将这样的“善意”释放到每一位台青身上——为他们提供从生活到工作的“一站式”服务,从如何使用APP,到提供办公场地、协助联系政府,“这些帮助都是免费的。”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还持续深入推进宗教工作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示范引领、教管并举,创新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工作新模式》获评为全省实践创新成果奖,同时加强宗教团体建设,加强佛教协会、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建设,累计补助139万元经费,增加工作人员5名,切实解决“三无”问题。

  谈及未来的统一战线工作,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紧紧围绕“讲政治”夯实思想政治基础、紧紧围绕“抓发展”贡献统战智慧力量、紧紧围绕“惠民生”彰显统战为民情怀、紧紧围绕“保安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统战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