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3日电 (刘刚 王官富)近日,由戴燕灵、钟学惠、邓军、黄德春合著的《自贡天灯会民俗考》,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专著所承载的“自贡天灯会民俗考”课题,深入研究了自贡天灯会与自贡灯会的起源与历史渊源,填补了国内外从民俗学角度研究自贡灯会“从哪里来”的空白,获首次设立的“2021年四川省文物博物馆领域科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

自贡灯会历史悠久,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牵头举办了30多届,并走出国外五大洲多地办展,蜚声中外。近年来,对于自贡灯会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从1964年开始,也有说始于唐宋,却始终没有确切的答案。2020年6月至次年10月,中国彩灯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曾组织对自贡地区清代以来的天灯碑及其他天灯会遗存的考古田野调查,发现天灯碑14处26块,灯杆石等天灯会遗存与遗址11处。
据了解,调查发现,这些天灯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极具文物价值。通过拓片识读,对照史志记载研究,初步明确自贡天灯会与传统自贡灯会系并行且相互影响的两个灯文化民俗,天灯会的组织运行独具特色,并随着封建经济制度的转轨和社会民俗文化的发展而转型为传统自贡灯会的重要组成。
据悉,“自贡天灯会民俗考”课题的主要成果,实证了自贡地区定型化灯文化活动不迟于宋。天灯会是以自贡为中心的川南地区汉民族传袭数百年,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岁时节日习俗。此外,课题研究认为,延续800多年的自贡灯会,大体可分为灯会萌芽发展、传统自贡灯会与现代自贡灯会三个阶段,初证了天灯会民俗对自贡灯会的发展壮大有重大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