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发布

解读《成都市强化创新突破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施方案》 新闻发布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10:00,在市级机关一办公区1A101,召开解读《成都市强化创新突破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4.0版政策举措和重点领域改革成效。

(一)主发布人

  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网络理政办党组书记

(二)发布人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二级巡视员

谢丽萍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刘宗荣 成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

(三)主持人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市聚焦企业生命周期服务,全面对标一流,着力补齐营商短板,研究出台了《成都市强化创新突破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施方案》,这是继2020年9月22日3.0版本后,出台的4.0版本。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4.0版本的优化举措,我们特地邀请到:

  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网络理政办党组书记林旭先生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龚成先生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二级巡视员张晨先生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谢丽萍女士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宏女士

  成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刘宗荣先生

  请他们深入解读《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市委副秘书长、市网络理政办党组书记林旭先生对《实施方案》进行介绍。

  林旭:

  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我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我市突出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数字赋能,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性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出台了《成都市强化创新突破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开启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4.0政策体系建设。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政策措施的总体情况。

  一、主要考量

  《实施方案》基于贯彻上级改革要求、补齐营商短板、对标标杆城市先进做法、提升本地创新做法四个考量,从聚焦市场开放、聚焦办事体验、聚焦项目建设、聚焦监管效能、聚焦法治保障5个维度制定23个方面215条工作举措。其中,创新突破70项、贯彻上级改革要求49项、对标标杆城市先进做法42项、补齐营商环境短板54项。

  一是聚焦市场开放,通过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开展“证照联办”改革、推行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扩大“蓉易贷”信贷总规模、制定人才新政3.0版、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促进市场机会公平可及。

  二是聚焦办事体验,通过推动企业开办、迁移和注销便利化、提升财产登记便利度和税费办理质效、加强劳动力市场服务、建立办理破产信息共享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三是聚焦项目建设,创新产业功能区管理运行和服务保障模式,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优化水电气等市政接入全过程“一站式”报装服务,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

  四是聚焦监管机制创新,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编制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场景清单,完善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加强信用机制建设,全面实施信用承诺制度,完善政府失信治理长效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持续优化监管执法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五是聚焦法治保障,推动天府中央法务区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能级法律服务机构和高端法律服务向天府中央法务区聚集。制定出台《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诉讼服务便民利民十条措施。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推广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证券化等融资模式,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加快形成稳定公平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政策及措施

  从1.0版的“建体系夯基础”、2.0版“学先进补短板”到3.0版“树标杆创品牌”,营商环境4.0版突出“集创新求突破”,提出开展十大改革创新突破、构建十大功能服务平台、推行最具企业感知十大举措。从改革力度上、深度上和覆盖面上看,4.0版改革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宽、内容更丰富。

  一是立足率先突破,推出最具显示度十大改革创新。在全国首创住房公积金“双向差异化”缴存政策,支持企业降本减负、稳岗发展;深化工程建设审批改革,在全国率先针对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地下空间利用、新城建新基建等新情况,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分类管理;深化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班列境内段运费不计入完税价格,降低企业国际贸易成本;创新国际转运海关监管模式,发展“跨航司、跨货站”集成中转国际转运业务,提升成都航空枢纽中转服务水平;探索推进涉外贸易创新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广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gal Entity Identifier,LEI)批量赋码,提升金融服务涉外企业能力;在全国率先探索“沙盒监管”和“触发式监管”等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深化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促进高能级法律服务机构和高端法律服务要素向天府中央法务区聚集,在全国率先将司法资源集中形成集群效应;开发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率先形成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中心;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首次鲜明提出搭建“共享人才”平台,推行人才租赁、任务聘用、兼职等灵活用工模式,让人力资源灵活就业有空间、创新发展更出彩;强化包容普惠创新,在全国率先发布医养结合服务地图,率先推动成渝、成德眉资地区三甲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异地就医“一码通”。

  二是突出数字赋能,升级打造十大营商环境功能性服务平台。即:升级完善政务服务“蓉易办”平台,实现与省一体化平台深度融合,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建设“天府蓉易享政策找企业”智能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集中汇聚、精准查询、主动推送、高效兑现;上线“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办理诉讼;构建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实现所有政府采购方式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成德眉资交易中心实现交易信息共享、异地远程评审;建设“交子公共信用应用”平台,构筑成都市公共信用服务产业生态圈,探索实现分数跨省市互认共享;优化升级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功能,实现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综合评价全覆盖;优化升级“蓉票儿”电子发票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自然人征税代开增值税电子普票、扫码支付即时开票;完善交子金融“5+2”平台,提高“科创贷”“人才贷”“银税贷”“农贷通”等融资服务对中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升级完善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市政、房建、水利、交通等重点领域不见面开标;推广使用天府金融风险监测大脑,实现全域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

  三是聚焦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出最具企业感知度、获得感十大举措。进一步破除企业迁移行政障碍,畅通企业自由迁移渠道;推进市场主体电子营业执照跨行业、跨领域互认互用,构建服务企业的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免费向企业发放电子印章;推行用户不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供水供电设施建设费用,降低用户接水办电成本;扩大“非接触式”服务范围,实现企业税费事项“网上办”、个人税费事项“掌上办”;深化税邮合作,建设一批税邮旗舰店、示范店,打造“天府-税邮驿站”便民服务品牌;加强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便民服务向小区党群服务站和楼宇“蓉城驿站”延伸,畅通服务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不动产首次登记“零材料办理”及非转移类不动产登记业务全市通办;建立重大产业基金协调联动机制,加速财政补贴向“投补结合、以投为主”转变,助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落地;全面推广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交地即交证”改革;加快创新“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科技金融新产品,2021年底“科创贷”规模超过120亿元,2022年底新引导组建知识产权基金、天使基金等4支以上,“科创投”总规模超过40亿元。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成都市将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指引,持续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学习借鉴最佳案例,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把成都打造为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便民利企新高地。

  最后,再次向媒体界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林旭先生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提问前通报您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名称。

  一、四川日报记者:

  请问本次4.0政策在不动产登记领域,都有哪些创新和突破呢?

  刘宗荣:

  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加快打造稳定公平可及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在本次4.0政策中的不动产登记领域,创新突破“五项”服务举措。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办”。创新提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新成交地块“交地即交证”服务。通过优化流程、信息共享、部门联动、提前介入等措施,实现交房的同时、交地的同时,向买受人颁发不动产权证书,从源头上避免产生新的遗留问题。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已完成“交房即交证”项目45个,交地即交证项目28个,惠及企业和群众两万6千户。

  二是技术赋能“链上办”。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不动产首次登记需要的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权籍调查表、规划验收、土地验收资料,以及建设工程并联竣工验收成果等申请材料,通过“蓉e链”直接应用于不动产首次登记,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交。截至11月底,实现“零材料”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项目23个,其中,纯土地首次登记项目22个,土地面积84万平方米,房屋首次登记项目1个,建筑面积6万3千平方米。

  三是拓展服务“延伸办”。将预告登记、首次登记、商品房分户转移登记延伸至开发企业;将抵押登记延伸至银行网点,实现与驻蓉5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591个银行网点的抵押登记“不见面办理”,其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复制推广。

  四是优化流程“就近办”。将变更登记、异议登记、补证、换证等非转移登记类业务实行“全市通办”,企业和群众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近办理点位,办理全市范围内的非转移登记业务。截至11月底,已完成“全市通办”业务479件,涉及建筑面积5万8千平方米。

  五是方便群众“一窗办”。研发投用“一窗受理”平台2.0,将涉及交易、税收、登记类业务全部纳入“一窗办理”;深化水。电.气。视.讯过户业务联动办理;依托“成都市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微信公众号,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网上缴费、网上开票、在线查档、电子证照等高频事项进入手机端,实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优势互补、随时能办。

  下一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继续精减材料、优化流程,突出原创品牌,打造成都特色亮点,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

  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市场监管部门是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部门。请问在企业开办、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重点举措?

  谢丽萍:

  谢谢你的提问,在此次营商环境4.0政策中,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总体部署,紧扣激发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创新创造这一主线,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深水”、出实招。

  在便利市场准入和退出方面,4.0政策在“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降费用”基础上,更加突出企业视角、群众感受,在解决企业开办经营难点、堵点问题上打出“组合拳”。一是破解“全程网办”的堵点,将公积金开户服务纳入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链,免费发放电子印章,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跨行业、跨领域应用。二是破解“准入不准营”的难点,推进“证照分离”“证照联办”改革,整合企业开办和经营许可全流程,实现便利店、食品类等事项“拿照既拿证”。三是破解“注销难”的痛点,推行“套餐式”注销,企业申请办理注销登记时,可在注销平台勾选需要注销的许可证件,实现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件同步注销。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方面,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为统揽,深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一是发挥平台支撑作用,推动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运用。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犯罪大数据情报中心,深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运用、高效能保护。二是发挥部门协同作用,形成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违法“黑名单”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不起诉案件移送行政处罚机制、健全联调机制,增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合力。三是发挥试点示范作用,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和知识产权保护区示范工作,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基地23个,示范企业50家,推动知识产权“严保护”“快保护”全覆盖。

  在提高市场监管效能方面,以“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为重要抓手,注重发挥“互联网+”监管优势,着力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一是突出监管规范化,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审核制度,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二是突出监管精准化,推动双随机监管与企业信用等级有机结合,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状况好、风险等级低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状况差、风险等级高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三是突出监管智慧化,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监管领域数据汇集、分析,形成风险预警线索精准推送、高效处置和反馈机制,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

  三、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记者:

  请问此次4.0政策中,在方便老百姓打官司方面,市法院有什么亮点和举措?

  龚成:

  此次4.0政策中提出了很多便民举措,这里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成都法院创新推出的“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的相关情况:

  2021年3月10日,成都市两级人民法院正式上线运行了“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实现了跨域立案、联网缴费、应诉答辩、举证质证、在线庭审、电子送达、“5G智慧参审室”预约等平台功能。只要具有网络和基本的设备,案件当事人和律师就可以全程在线参与有关的诉讼活动、办理各类涉诉事项。

  成都法院的“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不仅实现了全流程在线诉讼,而且可以依据老百姓的需要实现特定诉讼节点的在线服务和系统调用,比如可选择仅申请在线调取证据、在线缴费、在线举证等,其余诉讼活动仍在线下进行,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律师,都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按需服务,充分尊重了诉讼参与人的选择和习惯。这也是我们的“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区别于一般互联网法院的创新特点。同时,成都法院不仅实现了诉讼的“互联网”模式,还依托电子诉讼平台实现了“物联网”,通过与市司法局、律师协会的联动,全面统合诉讼的要素资源,已在全市14家律师事务所改造设立了“5G智慧参审室”,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就近选择规范的在线参与诉讼场所,也确保了在线审判的质量和当事人的参审效果。除此之外,“蓉易诉”平台还实现了数据的融合,通过积极与公安、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实现了数据对接,为系统的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打下了基础,能够实现人员信息、地址信息等的自动比对查找等功能。在便利当事人方面,我们也想到了更多,将过去诉讼服务的经验做法融入其中,当事人在立案时,平台就会根据案件类型为其提供诉讼风险评估并定制对应的案件材料上传目录,引导和规范当事人自主自助立案。值得一提的是,“蓉易诉”平台服务是24小时不打烊的,群众可以全天候、全时段,足不出户即可全流程在线参与诉讼。

  四、央广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纳税指标”涉及的改革领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税收”,还涉及社保、医保等多个领域。请问这次4.0政策出台,将如何协同推进几个领域的改革呢?

  张晨:

  良好的税收环境,是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21年以来,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税务领域“放管服”改革,成都税务推出4.0措施,实现企业所得税和财产行为税十一税合并申报,减少纳税人申报次数和时间;升级退税电子化平台,落地落实减税降费;深化大数据应用,提供税收体检和风险提示;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优化税收监管等;全力推进“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的税费服务新体系,逐步实现从无差别服务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

  总体来看,今年“纳税”领域举措最重要特色是“融合”。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通过税库融合、部门融合和税邮融合,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

  第一,我们通过税库融合实现无纸化电子退税。成都税务联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规范流程、统一资料、升级电子化渠道,实现全域全税种电子化退库、无纸化流转,增值税留抵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进一步加快纳税人资金回笼速度。2021年1—11月,全市共办理退税业务138.6万笔,退税金额达375.4亿元,较同期增长55.7%。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3020余笔,退税金额197.3亿元,较同期增长65%,充分释放减税红利。

  第二,我们通过部门融合实现社保业务一窗办、就近办。联合市网络理政办、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和市财政局等部门,推行社会保险费征缴联合服务,推行“线下一窗受理、线上集约办理,部门流转、高效办结”的社会保险费一件事服务机制。截至11月,全市共设置联合服务窗口143个,窗口单笔新参保登记缴费业务办理时间缩短80%,跨部门、多窗口业务平均等候时间缩短67%。

  第三,我们通过税邮融合提供“家门口”的办税缴费服务。联合邮政部门打造集“代开发票代征税款、发票寄递、文书送达、税法宣传”为一体的“天府·税邮驿站”,依托“统一形象、标准管理、便捷服务”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和办税缴费成本。2021年1—11月,全市共邮寄发票1.78亿份。年底,市内将建成近280个税邮驿站便民点,覆盖所有乡镇,切实将税邮合作品牌打造为税务尽心、邮政用心、纳税人称心的惠民实事亮点工程。

  社保费征缴联合服务工作补充介绍:

  成都在全市范围实施社保费征缴联合服务,有效减少缴费人业务办理时间50%以上。截至11月24日,全市已有12个区(市)县建成“社保费征缴联合服务区”,共设置综合咨询台14个、联合服务窗口143个,税务、人社、医保三部门共派员219人,日均服务约4200人次。

  一是打造标准化征缴联合服务区,让缴费人明白办。依托各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打造统一的社保费征缴联合服务区,整合三部门前台窗口和咨询台,让缴费人不因职责划转降低办事体验。

  二是发布清单式联合服务事项,让缴费人一站办。梳理发布《成都市社保费征缴工作联合服务事项清单》,整合跨部门19类27个子项业务,实现缴费人一次排号、一网访问、关联业务一站办结。线下,融合跨部门的社保缴费、参保登记、核定补缴等业务流程,准确引导缴费人一站办结;线上,依托“成都税务”“成都社保”微信公众号和“成都医保”微信小程序,整合税务缴费、社保参保查询、电子证明打印和医保结算信息查询等功能,提供社保缴费关联业务在线互联通办。

  三是优化集成型联合服务流程,让缴费人高效办。将需要长时间留厅等候办理的事项变为“交件即走、过程可电询、办结有回复”,让缴费人高效办。对因数据传输需要缴费人等待的服务事项,采取“留置办理、电话告知”的方式,减少大厅等待时间。对需要跨部门流转办结的事项,一次收取资料,多部门共享,压缩部门流转时间。

  五、新华社记者:

  请问本次4.0政策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将通过哪些新做法,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张宏:

  2018年5月,成都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牵头全市改革工作,通过实施改革1.0完成试点夯基础、改革2.0对标对表补短板、改革3.0优化提升树标杆,高标准完成了国家改革任务。2021年,我市全面启动改革4.0版,主要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和质量双提升。主要有“四新”:(1)落实国家改革新要求。对表国家、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对标学习先进城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实现全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2)紧盯短板弱项新突破。着眼企业和群众普遍需求,坚决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连、通、畅”和“管、办、用”功能齐备,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坚决避免“减环节即减职责”“无证不监管”的缺失,加快补齐事中事后监管短板。(3)探索改革创新新举措。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审批服务,探索“极简”审批模式,企业可自主通过线上线下“一个窗口”“一次办好一件事”。同时,完善“智慧工地”系统,构建“全时全域全程”无感监管、“公开公平公正”智能执法新模式。(4)提升市场主体新感受。从提升企业和办事群众感受度、满意度和获得感出发,通过“一站式”审批、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惠企政策“蓉易享”落地、改革成效评估监测等举措,不断优化审批体系,让改革成效可感可及。

  主持人:

  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发言人的解答,如果大家还有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可在会后进行交流、采访。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直播